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

一棹莫愁烟艇。
飞破玉壶清影。
水溅粉绡寒。
渺云鬟。
不肯凌波微步。
却载春愁归去。
风澹楚魂惊。
隔瑶京。

作品评述

《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是宋代诗人高观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艘孤单的烟艇漂浮在水上,不再有忧愁之情。
船身划破了玉壶的清澈倒影,水花溅起粉红的绸缎,冰冷的寒意袭人。
微风中,云鬟轻拂着,不愿踏浪微步,而是承载着春愁回归。
风轻淡了楚国的魂魄,隔着瑶池宫阙,令人惊叹。

诗意解读:
这首诗词以昭君为主题,表达了昭君的怨愤和内心的痛苦。昭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人物,她因为政治原因被迫嫁给匈奴的单于,被远远带到了异国他乡,与亲人和故土相隔。诗中的烟艇和水波象征着她孤独的心情,其中的玉壶和粉绡则表达了她的美丽和娇媚。诗人通过描绘昭君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她遭遇的同情和哀怜。最后两句表达了昭君在异国他乡的悲愤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昭君的内心世界和她在异乡的苦楚。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昭君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联系,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烟艇、玉壶、粉绡等形象细腻而生动,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昭君内心的忧愁和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昭君的愤怒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楚国魂魄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词的主题和情感。整首诗词情绪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哀思和怨愤的佳作。

诗词推荐

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寻盟要采庐山杞,香炉峰顶烟生紫。便从山北过山南,趁取春光攒桃李。洗心涤虑先漱齿,况是天下第一水。

昭君

两度穿针赋悼亡,新诗读罢重彷徨。楼空祇叹蛛交网,河断难教鹊作梁。泪化去年衣上血,愁添今夕鬓中霜。流黄月冷机纱寂,空使词人叹七襄。

昭君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昭君

山凝翠黛孤峰迥,淮起银花五两高。天外绮霞迷海鹤,日边红树艳仙桃。岸惊目眩同奔马,浦溢心疑睹抃鳌。寄谢云帆疾飞鸟,莫夸回雁卷轻毛。

昭君

淮人为水族,疱脍亦已巧。田间有鸣鸡,性命得自保。吴人口垂涎,捕取穷浩渺。於吴产或多,於淮求则少。要之业境会,食债良自绕。予也家淮南,游吴尝草草。平生下箸处,但觉皆羊枣。不论赤鯶公,亦及长须老。何况鼓吹部,可作钟鼎宝。世间多空中,所见徒有表。至美不外示,鱼鳖

昭君

自有林亭不得闲,陌尘宫树是非间。终南长在茅檐外,别向人间看华山。

昭君

柳外高风尽日吹,春来不省见花枝。汉傍野墅三株杏,记得飘零似雪时。

昭君

乃翁表里玉无瑕。浑是得天多。一生受用,不完全处,都补填他。郎君心念和平处,似得十分家。天何以报,重重印字,滴滴檐窠。

昭君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海内财力

昭君

忽忽寒光早,贫居水上村。病疏当世事,拙负故人恩。黄叶深樵径,荒烟淡荜门。凭谁论出处,短褐信乾坤。

昭君

黎杖横膝,衲衣拥肩。默为佛事,情忘世缘。家风空扫四壁。活计冷坐三椽。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昭君

印泥印空印水,疾轩不及掩耳。豁然楼阁门开,消得轻轻弹指。

昭君

危亭独上忽傍徨,欠个山庄随我傍。却是向来相聚日,老怀未解忆山庄。

昭君

疏杨映老荷,别处最秋多。送客年年路,愁人日日波。霞明添醉色,风急断离歌。莫为官程促,青山易看过。

昭君

梦幻影泡有限,风花雪月无涯。莫分粗俗与精华。日醉石间松下。菜尽邻家解与,杯空稚子能赊。通幽即步尽横斜。不问墩犹姓谢。

昭君

一色鲜猩血。

昭君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昭君

无计奈疏拙,走逃云水隈。鹤饥虽厌夜,龙睡却嫌雷。师友关千古,穷通付一杯。商岩版筑者,底处有梯媒。

昭君

箨粉飘零干拂檐,午阴比似旧时添。栖留薄雾生秋意,勾引清风涤夏炎。弱质自同诗骨瘦,新竿也学舞腰纖。丁宁养就化龙杖,休劈轻丝织绣帘。

昭君

林园柿栗日,郊野粳稻风。居皆有科适,岁久无此丰。台背敬父老,裹头问儿童。作客勿浪苦,此地吾当终。

昭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