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温其对榻

细雨南窗夜,青灯对榻眠,升沈嗟汪宦,聚散忽流年。
失路谁推毂,他时看著鞭。
竹林须款集,君亦暂留连。

作品评述

《与温其对榻》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雨夜晚洒在南窗,我靠着青灯躺在床上入眠。我心中升起沉重的叹息,对宦官的命运和聚散之事感到迷茫。在迷失的道路上,谁能推动我的马车呢?将来的某一天,我会留心观察马鞭的动向。竹林需要款待来宾,君王亦应暂时停留。

诗词意境描绘了一个细雨夜晚,诗人在南窗下靠着青灯对榻而眠。他思考着宦官的命运,对聚散之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失去方向的道路上,他希望能有人来引导他前进。诗中提到了未来的某个时刻,他会留心观察马鞭的动向,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命运的掌控。诗末,他表达了竹林需要款待来宾的意思,也希望君王能够在这里暂时停留,暗示了他对友情和温暖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细雨夜晚和青灯为背景,通过对宦官命运和聚散之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期待。诗词构思巧妙,通过写景描写来表达情感内核,通过对竹林和君王的描绘,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友情和温暖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既带有思索和忧伤,又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渴望,给读者留下深思和回味的空间。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时欢。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感此岁寒枝,悠然成独酌。

生处多应散紫芝,清香端的与梅期。梅花刚被人描画,却是清香人不知。

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穷山触目纷茅苇,此意昏昏谁可洗。竹间忽破一枝梅,对月嫣然耿寒水。吟诗索酒满高堂,穿帘的皪射晶光。世上羶荤来不到,翦翦天风吹冷香。人言百花睡未起,独冠群芳差可喜。那知和羹自有期,未用争雄压桃李。但怜雨雪正濛濛,寒意未舒万象穷。故作选锋驱残腊,挽回天地变春风。

垅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杭头角垂。两鼻谽谺只自喘,四蹄屴岌曾不皮。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

门前车马竞飞驰,等是槐安未寐时。何似阿怜歌此曲,一卮随分得伸眉。

潭底乖龙唤不应,骄阳似欲败西成。虚堂永夜耿无睡,起听四郊车水声。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淋浪翻一雨,拳局下层坡。险尽平川出,村宽古屋多。风烟随地辟,鸡犬觉声和。田父正愁思,天阴难刈禾。

冬冬晨鼓催,目注东方白。日华欲动月无辉,杀气冲天云血色。坎坎暮鼓击,日没崦嵫黑。朔风吹海毒波翻,旄头错落光芒出。日复夜,夜复日,日夜相催鼓声急。枕戈不寐食忘餐,力不能支仰天泣。主辱臣死古义存,弟妹瓢零敢遑恤。整旗收队决雌雄,黄龙孰遣横江中。风雷昼晦天地变,

初见即如故,爱君无世情。官惟旧经术,家只一蓬衡。乡树千重雨,江门几日程。还过大梁市,试为访侯嬴。

铿铿千古峄山桐,金石声来造化中。谁道元和无复致,为君堂上起薰风。

太寝陪祠宿斗城,宠颁通夕助斋明。吴包瑞果金衣润,闽焙春团宝月盈。满腹鸱幐催御酒,溢杯羊簍{焰火换血}识君羹。甘滋饱德殊无寐,坐数章沟肃唱声。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鸣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出门俱寂寞,短褐步东皋。语简反疑傲,诗枯亦近骚。水轮寒碓急,山寨晚烟高。邈矣飞来雁,令人赋折刀。

美人与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断肠。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西风有意作新晴,不遣中宵鹤鹳鸣。红袂行云仙梦断,青灯对酒客愁轻。起看垅首禾无害,见说溪头水已平。莼菜鲈鱼秋正美,谁能分我一杯羹。

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