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
一心无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
若言其有,非内非外。
若言其无,无在不在。
知与理冥,境与神会。
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左亻右壘},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偈二首》
内容: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一心无碍,浮山有九带。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若言其有,非内非外。若言其无,无在不在。知与理冥,境与神会。如牛拽磨,似水打碓。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倒,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中文译文:

债务偿还归于二祖,
万法等待绝对无偏。
一心无碍,浮山有九梯。
虚空十方宛如圆陀陀,
法门无量百般杂碎。
若说它有,既不内亦不外。
若说它无,无处不在。
知与理难以明了,
境与神却能相会。
犹如牛拽磨,
宛如水打碓。
再远三千里也能遇见倒悬的人,
十字街头遇见贱则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佛教僧人释思岳创作的。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佛法的精义和哲理。

首先,诗人表达了二祖偿还宿债的意象。佛法认为生死轮回是因为众生分别对待和执着于世间的种种事物,而二祖则没有此种执着,触摸到了生命的本质。

其次,诗人以浮山有九带的形象,直观地传达了无穷尽的境界。十方虚空是形容佛法涵盖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法门百杂碎则是意味着佛法的广博和丰富多样。

接着,诗人以非内非外,无在不在来表达佛法的本质。佛法认为世间万物皆是相对的,既非内心所致,也非外物所限。无在不在则是意味着佛法即在一切存在中,也超越一切存在。

最后,诗人运用牛拽磨、水打碓的比喻来描述理和境的关系。磨和碓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而拽牛和扎碓则需要动力来驱动,象征了修行者通过努力与修行学习相结合,才能达到理与境的和合。

整首诗以直观、清晰的形象和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法的深奥哲理,表达了佛教对于脱离执着和追求境界的诠释。同时,通过比喻的手法使诗歌变得形象而有力,增强了诗歌本身的艺术感。

诗词推荐

妙舞汉宫人,香魂化几春。娇飞傍杨柳,犹似学腰身。

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

烟雨百馀年,茅茨数间屋。中有在家僧,萧然如此竹。

中怀无绊外缘间,深掩禅扉客到难。胜景可曾飞锡去,好山多祇捲帘看。画升讲座天花落,夜步吟轩海月残。今日逢师堪论道,归心愁思一时宽。

旧物嗟孤剑,春风别五陵。未衰先遣妾,已静更疏僧。往事真骑虎,中年得纵鹰。两溪千顷月,谈坐不须灯。

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不同。唯有无生三昧观,荣枯一照两成空。

乾坤一传舍,日月两征轮。邂逅逢馀闰,连绵送晚春。巢边迎燕熟,枝上数花频。渐暖茅檐日,吾将理葛巾。

白发千茎雪,寒窗懒著书。最怜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万斛精神一握身,清吭宛转欲飞尘。鸡才唱后便知晓,燕未来前先得春。惊觉海棠休苦睡,提醒杨柳莫空颦。最怜吉语能相报,麦熟同为鼓腹人。

渴人常梦饮,饥人常梦餐。中宵羁旅梦,两臂生羽翰。腾身入紫青,吹面天风寒。惊觉凛毛发,感我涕汍澜。

北道交游窦了然,手持丹诀口谈禅。吾年方少不解事,贪酒放歌相助癫。十载驱车道梁楚,汴水之阳一环堵。著书直上窥鬻熊,郑圃漆园聊尔汝。旋闻瞥作去乡行,声迹相辽扫风雨。我遭官缚未渠央,君割尘缘遽如许。扁舟三月遡长川,故人投谒俄童颠。周妻何肉败吾事,成佛定输灵运先。

鲁儒相悟欲成空,学尽文章不见功。官自掖垣飘海上,镇从随岸入山中。尝遭火发瞿云宅,争得天如老氏弓。何意杜陵怀宝客,也随迷路出关东。

昔年湖上客,留访雪山翁。王氏船犹在,萧家寺已空。月高花有露,烟合水无风。处处多遗韵,何曾入剡中。

已见白鱼翻翠荇。任公一掷波千顷。不是六鳌休便领。清昼永。悠扬要在神仙境。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更感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雪下孤村淅淅鸣,病魂无睡洒来清。心摇只待东窗晓,长愧寒鸡第一声。多情多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座上不遗金带枕,陈王词赋为谁伤。甫里先生未白头,酒旗犹可战高楼。长鲸好鲙无因得,乞取艅艎作钓舟。

西风归燕几经秋。人老水边楼。一灯孤枕,满襟清血,花也含愁。前堂歌吹新声有,争似去来休。长河若解,将姝遗恨,与泪俱流。

尽日看花君不来,江城半夜与君开。楼中共指南园火,红烬随花落碧苔。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①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②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个人人,二旬八。勿肯回头,性命成搜刷。扑入沉沦常坠压。镜子前来,著甚言谈答。是神仙,何不察。劈破凡心,认取佛菩萨。一颗明珠频擦抹。七宝宫中,垒起真金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