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山

积翠异诸岳,令人看莫休。
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
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
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

作品评述

《望西山》是唐代修睦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登高远眺西山的美景和对山水之间的沉思。

诗中以“积翠异诸岳”开篇,描绘了西山青翠挺秀的景色,使人感到美不胜收。下一句“令人看莫休”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对这样的美景感到难以割舍。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经暮雨,独得倚高楼”,表达了作者有时能够独自在高楼之上享受雨中的山水美景,升华了作者的心境。

“云外僧应老,林间水正秋”,这两句表达了山外的僧人会渐渐苍老,山中的水也渐渐凉秋,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到头归隐处,岂在问嵩丘”,表达了作者对安享晚年的愿望,表示不再去关注名利和外界的喧嚣,只希望隐居于山水之间。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积翠异诸岳
令人看莫休
有时经暮雨
独得倚高楼
云外僧应老
林间水正秋
到头归隐处
岂在问嵩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间的热爱和追求淡泊的心境。山水景色的丰富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山水的独特之美。通过对时间和世事变迁的暗示,诗词表达了对安心隐居的向往,表现了修福对于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回归自然的主张。整体上给人带来一种恬静和遗世独立的感觉。

诗词推荐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宋词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宋词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 一作:独思浙,蛾眉 一作:娥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

宋词

故里溪头松柏双,来时尽日倚松窗。杜陵隋苑已绝国,秋晚南游更渡江。

宋词

有酒且莫斟,听我歌一曲。所歌无长语,江梅倚修竹。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粲粲能赋人,日日对高躅。诗如何水曹,发兴扬州牧。味入傅岩翁,调鼎国受福。桃李岂不华,入景混凡木。偃蹇有长松,穷年相照瞩。

宋词

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宋词

辞京尘渐远,入越思逾清。雨壑溪方涨,风帆去又轻。天光浮水阔,山色带云横。更问乡关路,从今尚几程。

宋词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驾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紫霄作重阳,白鹿见图画。闻之几向风,恨不款段跨。今年五溪归,迩日三湘役。先生喜其至,舍以江亭阔。频能枉高轩,人骇非重客。那知先生意,于此自为德。兹日复何日,休沐著甲令。先生重过之,俱款石皷胜。西溪命题字,东岩

宋词

近沿关洛至乾淳,远探羲图未画真。自古斯文元有种,即今所学不无人。转移鸮泮希起起,判断鹅湖正论□。□□诸生仕邻国,变齐同囿杏坛春。

宋词

命穷久已付之天,草木閒兮月一川。无地可容携锸处,有孙犹有佩觹年。老夫耄矣耕方熟,小子识之攻益坚。万岁石场今尔耳,当家衣钵底须传。

宋词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真珠细撼铃。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如言都尉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宋词

可独衡山解识韩。

宋词

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子能来日铸,吾得且风炉。夏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谈多转生睡,此味正时须。

宋词

老去作新梦,邵江非旧闻。滩前群鹭起,柁尾川华分。落花栖客鬓,孤舟遡归云。快然心自足,不独避嚣纷。

宋词

香萼媚红滋,垂条萦绿丝。情人拂瑶袂,共惜此芳时。骕骦已踯躅,鸟隼方葳蕤。跂予望太守,流润及京师。

宋词

仲氏气无前,为文思涌泉。飘然落笔地,时出疾邪篇。杶干要经雪,骅骝行著鞭。凄凉悲故客,不及见华颠。

宋词

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

宋词

前回一去五年别,此别又知何日回。好住乐天休怅望,匹如元不到京来。

宋词

南郭何人卜筑幽,平田高树带清沟。隔墙野鸟啼晴昼,驻马行人照白头。二顷难寻归老计,一樽宜结探春游。步兵不惜供厨费,更作东风数日留。

宋词

病拥绨袍雪领垂,当关重叠报晨晖。夷吾畏事将成吃,蘧瑗增年转悟非。宦路风波频岁剧,故山薇蕨每春肥。馀生正似风前鹢,惭负阳秋说退飞。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