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逸人

洛阳为此别,携手更何时。
不复人间见,只应海上期。
清谿入云木,白首卧茅茨。
共惜卢敖去,天边望所思。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送卢逸人》
离别洛阳城,手牵何日成。
在人间相见已无期,只能海上期。
清谷入云木,白首卧茅茨。
共同怀念卢敖的离去,目送远方的思念。

诗意:
这首诗写的是李颀送别卢逸人的情景。卢逸人离开洛阳,两人手牵着手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他们只能期待在海上的相遇。李颀悲伤地描述了卢逸人离去后清谷入云、白发卧在茅屋中的情景。他们共同怀念卢逸人的离去,遥望远方,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写卢逸人的离去和李颀的留守,突出了诗人的离愁别绪。清谷入云木、白首卧茅茨的描写,更增加了诗词的悲怆感。整首诗充满了离别之痛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作者深切的离愁别绪。

作者介绍

李颀,字粹老。少举进士,后弃官爲道人,遍歷湖湘。晚居临安大涤洞天。善丹青,神宗熙宁间尝画春山横轴且书诗于后,投杭州通判苏轼。事见《苏轼诗集》卷一一《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注。

诗词推荐

曾闻不若见,曾见不如经。既用身经过,何烦口说行。改诗知化笔,醒酒识和羹。料得人间事,无由出此情。

拨动顶门关捩,自然虎啸龙吟。九还七反义幽深。出入不离玄牝。运用玉炉火候,鼎中炼就真金。强兵战胜便收心。妙在无伤无损。

犹存火后书,罕识卷中字。无笔补玄经,有金酬载记。漫漫岁月驰,忽忽春秋閟。欲辨已忘言,涕泪空垂泗。殉义若殉财,避名如避箭。况当喜惧交,肯与宠辱战。百年元亮心,一日宣明面。朱门辙迹多,山路微如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莫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铁笔俱牵动,金台总去登。老僧不出院,挂起一枝藤。

鉴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何当随棲隐,身世两相遣。

从横事捭阖,揣摩相抵巇。兹为富贵术,咄嗟乃自知。相形直误人,俾无百年期。遂汝齿肥心,庙食饱牲牺。

阮籍临广武,杜甫登吹台。高情发慷慨,前人后人哀。江左遘阳运,铜驼化飞灰。二十四桥月,楚囚今日来。

怪底愁端生不已,劳心逐事事无穷。陶然一点冲融趣,只在清虚淡泊中。

得不得,傅不得,归根得旨复何言。忆得首山曾漏泄,新妇骑驴阿家牵。

达者古来少,贪心竟莫医。尘中何了日,梦里亦忙时。富贵人无足,膏盲病不知。黄金身外物,万事且随宜。

双手乖如双眼乖,等闲净出顶门埃。几多铁额铜头汉,驻被渠侬按过来。

爰居蹭蹬海西头,紫凤求皇亦少留。持酒一樽明日别,题诗几处旧年游。春风白芷江南岸,暑雨黄梅岭上州。却望衡阳千里远,悬知无雁托音邮。

十百琅玕接屋山,麦花淡白菜花斑。村园富贵谁消得,更看溪南墨牡丹。

**春江走怒雷。翠岩千丈立崔嵬。山英似与游人约,尽放浮云一夕开。倾绿酒,坐苍苔。大书岁月记曾来。直将酩酊酬佳节,挽住春光不放

晚系孤舟古岸隈,蒹葭风定渚鸥回。山兼野色苍茫去,月向淮心晃荡来。秋色解将愁并至,年华偏与客相催。青衫手板徒劳尔,富贵功名安在哉。

玉阑干外秋蛩语,一架豆花清露。兰汤浴罢纳新凉,携纤手夜深尔汝。绿窗人远纱空护,网暗尘,蛛丝无数。旧时梁燕也惊心,一回来却又飞去。

征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绿苔行迹少,红粉泪痕多。宝屋粘花絮,银筝覆网罗。别君如昨日,青海雁频过。

风雪灞桥篱落间,寒驴乘兴寄曾攀。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