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沈与求的《行简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其二)》
拼音和注音
jiǔ láo qióng xiàng shuí néng zài , jiǎn dú píng shēng zì bù bi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简牍:1.指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后来也指称书信。2.指文书;书籍;书简。
平生:(名)①一生;终身:了却~之愿。②平素;从来:他~滴酒不进。
穷巷:冷僻简陋的小巷。犹穷乡。
不便:(形)不方便;不适宜:手头~|这一带交通~。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原诗
当年蜡凤识僧虔,晚岁相从意惘然。
更笑竖儒多败事,稍闻上郡已开边。
酒醪穷巷谁能载,简牍平生自不便。
风月两溪真可老,待收功业付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