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

烧香草舍蚊烟,礼拜不儿匍匐。
杨岐顶上握拳,何似镇州萝卜。
噫,有年无德。

作品评述

《偈颂七十六首》是宋代释师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烧香草舍蚊烟,
在寺庙中燃烧着香草,蚊子的烟雾弥漫。
礼拜不儿匍匐,
我不以儿童般匍匐的姿势行礼拜。
杨岐顶上握拳,
我在杨岐山的山顶上握紧拳头,
何似镇州萝卜。
与镇州的大萝卜相比,这拳头算得了什么。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无能和无德的懊悔之情。首先,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寺庙中燃烧香草,但这样的举动只能产生一些蚊子的烟雾,对修行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然后,作者指出自己不愿以儿童般的匍匐姿势行礼,意味着自己没有以虔诚的态度对待佛法。接着,作者将自己站在杨岐山的山顶上握拳,与镇州的大萝卜相比较,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和成就。

整首诗词以自嘲和自谦的语调,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修行不足的反思和自责。通过对比的手法,作者以微小的香烟和拳头来暗示自己的无能,以镇州的大萝卜来衬托自己的渺小。这种自我贬低的描写方式,既表现了作者的谦卑态度,也反映了佛教修行者对自身修行的苛责和追求。

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的启示,呼唤着修行者应该保持虔诚的心态、勤奋的精神,并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以求进一步的修行和提升。同时,通过对比的手法和夸张的表达,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形象力,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思考其中的内涵。

作者介绍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想姮娥、情都如旧,也须知我贪欢。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月有

闻道天台谦上人,溪鱼野鸟共忘形。林间无事结跏坐,石上更安圆觉经。定处只应山鬼护,讲时还有海龙听。何年蜡屐缘云径,一叩灵仙不死庭。

万仞峰头古道场,重来败叶带飞霜。感时偏动骚人兴,橘柚园篱近半黄。

故都冬亦好。风光可是,人间曾有。问雪楼台,肉阵不教寒透。妙手搀春弄巧,唤得应、千花如绣。灯市酒。笙歌镇似,元宵时候。见说是事都新,但破冻潮声,去来依旧。老梦无情,不到六桥风柳。回首孤山好景,倩人问、梅花安否。应自瘦。雪霜可能僝僽。

五字一篇诗,人传贾岛词。清秋千古在,幽淡几人知。霜夜灯前读,林间静处思。恍然如见面,更对七朱丝。

梅雨犹清,冷风乘急,遥送万丝斜陨。听水翻雷迅。冒雾湿,但觉衣裘皆润。乱山烟嶂外,轻寒透、未免强忍。崎岖危石,耸峭峻岭,都齐行尽。指引。看负弩旌旗,谩卷空、排素阵。向晚收云,黎明见日,渐生红晕。堪欢萍泛浪迹,□事无长寸。但新来纤瘦,谁信非因病损。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雕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传家粗足不愿余,同驾柴车还我里。

旧友尹师鲁,尝作送子文。文存人已殁,行复我何云。平寺为郡尉,遐方宜抚军。定过杨雄宅,野鹤自成群。

北焙和香饮最真,绿芽未雨带旗新。煎须卧石无尘客,摘是临溪欲晓人。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负先春。清风未到蓬莱路,且把吟瓯伴醉巾。

洲前白鹭几时飞?芳草王孙归未归?二水依然台下过,阿谁演念家山破。

妆成出幽阁,芳径寂无哗。林润涵朝雨,窗明带曙霞。鹤栖醒酒石,鸟啄睡香花。长笑耶谿女,春风自浣纱。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回思。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

玉笋风标右汉廷,起家聊直使车星。古业将相多头黑,此去功名尚鬓青。披草两年南北巷,折梅明日短长亭。门前车辙从今少,寂寞柴荆且暂扃。

灵岳標真牒,孤峰入紫氛。藤萝暗仙穴,猿鸟骇人群。古道千年在,悬流万壑分。汉坛秋藓驳,谁祀武夷君。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眼界山逾碧,腰舆步转高。未疑御魑魅,自笑尹鼯猱。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次山虽漫仕,安敢遽辞劳。

灵之来兮,虯龙沓沓,下上光景。凭陵阊阖。灵之旋兮,羽卫委蛇。偃蹇高驤,遗此蕃釐。

长林夕露下,一雁过秋天。月照风灯外,星沉夜水前。美人隔烟渚,清梦落江船。孤坐闻城漏,迢迢夜不眠。

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浅濑不可泝,停桡信中流。山樽对苍翠,溪鸟自沈浮。濯足破岚影,采菱临芳洲。千龛晚烟寂,双壁红树秋。细细石涧泉,摇摇波际楼。澄潭若泻监,万象已盈眸。康乐足清尚,惠连仍此游。摘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醉来同渊明,兴尽

我有光珠无买价。光明常照芝田下。更没之乎并者也。知音寡。世间谁是能行者。一万精光浑守舍。四百四病都齐罢。透出火龙归造化。回仙驾。更无一点尘随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