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贫苦芝峰,赏元宵节。
宴乐佳宾,将何铺设。
明挑海底灯,细剪亭前月。
打拍东山瓦鼓歌,掤领先剌札,乐有余,清不彻。
趣味森严,恰似赵州,曾到未到,吃杯杯茶,洞山生姜不改辣。
哑,不是知心向谁说。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昙

贫苦的芝峰,欣赏着元宵节的景象。宴会上,欢乐的宾客们,准备着怎样的布置呢?明亮的海底灯笼在挑选,精巧的剪纸月亮在亭前摆放。东山上鼓声激荡,歌声嘹亮,舞蹈掌声喧响。优雅的人们跳起了剌札舞,乐声余韵不断,却无法完全洞悉其中的清晰和深刻。欢乐和严肃的趣味交织在一起,恰似著名的赵州疑案,已经到达,却仍未真正揭开。品尝茶杯中的一杯又一杯的茶,就像品尝洞山生姜,辣味始终不变。沉默地,无法向任何人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忧伤。

【译文】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贫苦的人,欣赏着元宵节的景象。在宴会上,他看到了欢乐的宾客们,但不知道他们如何布置这场盛宴。明亮的海底灯笼被挑选出来,剪纸月亮精巧地摆放在亭子前。东山上传来鼓声和歌声,人们跳起了剌札舞,欢乐的气氛弥漫着,但其中的清晰和深刻并没有完全被洞悉。诗词中表达了欢乐和严肃的趣味交织在一起的情景,就像著名的赵州疑案一样,人们已经到达了答案,却仍未真正揭开谜底。诗人品尝茶杯中的一杯又一杯的茶,就像品尝洞山生姜,辣味始终不变。最后,诗人感到无法向任何人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忧伤,沉默不语。

【赏析】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是宋代释绍昙的作品,通过描写贫苦的芝峰欣赏元宵节的景象,展现了世俗生活中的欢乐和严肃、人情冷暖、追求与无奈的对立与交织。诗中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述宴会上的布置和庆祝活动,展现了人们心中对欢乐和美好的追求。然而,诗人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贫苦身世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法言说的痛苦,给作品增添了一丝忧伤和哀婉之情。

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海底灯、剪纸月亮等元宵节的符号形象,表达了节庆的热闹和喜庆。而东山上的歌舞、剌札舞等欢乐场景,则体现了人们在节日中放松心情、尽情享受的欢愉。然而,在这欢乐的表象背后,诗人通过比喻人们的喜庆和快乐,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法言说的痛苦。诗人以清晰和深刻之音来形容乐声,暗示了人们对生活真相的模糊和无法完全洞悉。这种趣味的森严,恰似著名的赵州疑案,曾经到达,却又未真正揭开谜底。这种矛盾和无奈在诗中得到了巧妙的表达。

诗人通过品茶和生姜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法倾诉的孤单。茶杯中的一杯又一杯的茶,象征着诗人无尽的思绪和苦闷,而洞山生姜的辣味则象征着内心的痛楚始终不变。诗人通过这种形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境和无法找到倾诉对象的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的场景和人们的喜庆欢乐,但在欢乐的表象下,透露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矛盾和对立的情感交织,使得诗词更具深度和内涵。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人生的复杂和多样,以及诗人对于现实和内心的思考与反思。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湘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崖崚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功成后,相携扫石眠。

细省浮生理,宜令寸地宽。老兼无病少,閒欲不贪难。远极山逾好,晴初雪更寒。聚奎几卿相,谁解胜陈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让仆时。止会摇头道又错,奈何转脚复为非。比图为家效功力,更却与物生瑕疵。失在知人不无过,尧夫非是爱吟诗。

御札轸西陲,龙州出牧时。度关云作雪,挂栈水成澌。剑淬号猿岸,弓悬宿鹤枝。江灯混星斗,山木乱枪旗。锁库休秤药,开楼又见诗。无心陪宴集,吟苦忆京师。

身去日华远,举首望长安。四年留蜀,那复有梦到金銮。遥想将芜三径,自笑已穷五技,无语倚阑干。欲作天涯别,犹对俎尊闲。秋意晚,风色厉,叶声干。阳关三叠缓唱,一醉且酡颜。聚散燕鸿南北,得失触蛮左右,莫较去仍还。后日相思处,烟水与云山。

家山福地古云魁,一日三峰秀气回。会散宝珠何处去,碧岩南洞白云堆。

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龙须带雨浴日红,金光玉色相荡舂。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风折叠之绘变相,三降三升石不让。有如长竿倒拍肉飞仙,中绝援绳跃复上。伏犀埋头不敢出,怀宝安眠遮步障。我欲割取此水置袖中,曰恒燠若

文书引睡那关渠,山尾溪头枕簟如。邓尉寻梅魂路断,墙根自抚不村樗。

山如翠浪经雨涨,开轩似坐扁舟上。西风为我吹拍天,要架云帆恣吾往。太行一千年一青,才遇先生醉眼醒。却笑刘伶糟曲底,岂知身亦属螟蛉。

碧澜堂下即吴兴,十里芙蓉绕石城。山简归时应倒载,条侯醉后尚谈兵。摐洲雨过秋闻雁,橘里春深晓候耕。事简好将樵唱曲,水晶宫里坐吹笙。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况当岐山下,风物尤可惭。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泔。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奥,怳如梦西南。泉源従高来,随流走涵涵。东去触重阜,尽为湖所贪。但见苍石螭,开口吐清甘。借汝腹中过,胡为目眈眈。新荷弄晚凉,轻棹

乞得行年到七旬,归田不问富和贫。初非洁己为主士,但欲颐心如古人。每对青山常意适,才逢白叟便情亲。静中百念俱灰灭,识破浮生梦幻身。

傍石寻幽径,穷原得梵城。潮声四面合,山色一团清。农合巡门劝,僧烦倒屣迎。明年吾更健,来伴此中耕。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未闻衲子着深功,但见龙孙送好风。尊宿尚留双塔在,众丘皆让一山雄。禅关暂到何须住,法窟虽深岂用穷。若问如如心自在,梦魂不入大槐宫。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应须 一作:要)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制酒何曾把巨觥,抛书不复对寒檠。老儒愿忍须臾死,要看诸贤起太平。

羲农去不反,释老似而非。太息众皆醉,逝将谁与归?经时忘肉味,尽日掩柴扉。安得同心者,灯前语造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