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田舍人

山处升沉不足悲,羡君操履是男儿。
左迁郡印辞纶阁,直谏书囊在殿帷。
未有佥谐徵贾谊,可无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闲步苍苔一泪垂。

作品评述

《寄田舍人》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满和对朝政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处升沉不足悲,
羡君操履是男儿。
左迁郡印辞纶阁,
直谏书囊在殿帷。
未有佥谐徵贾谊,
可无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
闲步苍苔一泪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自然和人事的差异,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忧虑。

首先,作者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作者说山处升沉不足悲,意思是山峰的升降变化并不足以引起他的悲伤。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感到不满,觉得自己的升迁和沉沦都不足以引起他的情感波动。

接着,作者羡慕君子的操守和行为。他说羡君操履是男儿,意思是他羡慕君子能够以正直的操守和行为来展现自己的男子气概。

然后,作者提到自己被左迁到郡印的职位,辞去了纶阁的职务。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的官职变动感到失望和不满。

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仍然怀有直谏的心意,但直谏的书信却被放在殿帷的书囊中,没有得到重视。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朝政的忧虑和对官场的不满。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朝廷行走时的孤独和得不到知音的感受。他说朝行孤立知音少,意思是在朝廷中行走时,他感到孤独,很少能够找到知音。他还说闲步苍苔一泪垂,意思是在闲暇时,他走在长满苍苔的小径上,不禁流下了一滴泪水,表达了他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地位的不满和对朝政的忧虑,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诗词推荐

几转到青山,数重度流水。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

风骚宿将勇于行,白日堂堂整旆旌。再鼓未甘衰战气,千毫犹可奉诗情。忘机始验朋欢浃,受恶方知酒令明。了得本来常寂灭,一尘何足累无生。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旧闻老蚌生明珠,未省老兔生於菟。老兔自谓月中物,不骑快马骑蟾蜍。蟾蜍爬沙不肯行,坐令青衫垂白须。於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丹砂紫麝不用涂,眼光百步走妖狐。妖狐莫夸智有余,不劳摇牙咀尔徒。

天以晶华累尔形,千夫斂锷可曾停。世间有器蒙鲜节,林下无辜受割刑。斫坏孙枝难老大,摧残去榦易凋零。退思禹贡周征日,未必如今税不征。

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

莽莽荒茨岸,回回乱石滩。雨寒收市早,风急泊舟难。宇县兵犹斗,乾坤网正宽。殷勤嘱龙剑,莫久卧波澜。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阿堵本何物,贯朽殊堪羞。空囊留得一,千古钦清流。

蝶醉蜂痴一簇香,绣葩红蒂堕残芳。因嗟好德人难得,公子王孙尽断肠。

元戎择佐奏肤公,君以宗英在选中。紫气发硎光射斗,碧油草檄令飞风。莫嫌假手事权小,行拜真王位望穹。老我相期犹远大,朱虚要立万年功。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千里寻真一老翁,南楼樽酒喜相同。却愁一笑还分袂,定与江汉日夜东。

长红小白。何处寻梅格。日日南山云满额。暗老一分春色。广平赋罢瑶香。细□花蕊商量。留得笔端雨露,后来收拾群芳。二月始得此词,故于末章见意。

行李恋庭闱,乘轺振彩衣。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旋闻郡计入,更有使臣归。

宾榻勤初设,诗筒辱屡传。一嗟云雾隔,坐阅岁时迁。埋玉俄成恨,乘风想已仙。终当挽行绋,长恸繐帷前。

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

娇云漠漠护层轩,嫩水溅溅不见源。禁柳万条金细捻,宫花一段锦新翻。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世喧。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

自昔骚人半此州,不因放逐即淹留。我今毋负仍非客,何事泛然还一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