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春

不向花前为怯春,春风似也不怜人。
明添愁绪阴添病,不分花枝自在身。

作品评述

《愁春》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杨宛。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向花前为怯春,
春风似也不怜人。
明添愁绪阴添病,
不分花枝自在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通过表达个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情绪。

诗的第一句“不向花前为怯春”,表达了诗人并不因春天的来临而感到畏惧。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他并不惧怕春天,也不会被春天的美景所动摇。

接下来的一句“春风似也不怜人”,以拟人的手法,将春风描绘成一个没有怜悯之心的存在。这里的春风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它不顾人的痛苦和忧愁,依然轻轻地吹拂着。

第三句“明添愁绪阴添病”,将愁绪和病痛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扰和身体的不适。春天的到来并没有给诗人带来欢愉和喜悦,反而加深了他的忧愁和病痛。

最后一句“不分花枝自在身”,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之情。诗人感觉自己仿佛成为了春天中无处不在的花枝,无法分辨自己与春天之间的界限,感到自己的存在变得模糊和无处安放。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体验。诗中的春天并非充满欢乐和生机的景象,而是带给诗人更多的忧愁和内心的困扰。这种独特的感受和情绪,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种深刻的思考和抒发个人内心的能力。

诗词推荐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举头忽睹明星现,因兹眼病见空华。今日还渠旧光彩,碧眸炯炯照尘沙。

一月普现一切水,四处分舟同一体。多中一了一中多,莫学痴猿捞沼底。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发策东堂招儁乂,回舆北苑罢倡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

与师曾结宿生因,一笑吴门二十春。再见已忘标月指,无言可赞法王身。

剑水冷冷行碧玉,扁舟一叶吹风。玉人招手画桥东。浩歌随月去,春在小楼中。帘幕低垂围笃耨,雕觞笑捧春葱。谩将雨意作云浓。单于吹未彻,门外响玲珑。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病添败絮肌犹凛,老饮新醅力不支。独有脾神无恙在,饼如筛大菜如丝。

蟠木离奇愧豫章,几年封植荷恩光。石渠久缀英髦后,金没深惭学识长。御墨奎文瞻列圣,雷尊篆鼎备三王。愿言夜德酬荣遇,宁复矜才似智囊。

新树低如帐,小台平似掌。六尺白藤床,一茎青竹杖。风飘竹皮落,苔印鹤迹上。幽境与谁同,闲人自来往。

谁念疲民瘠,空令战士肥。羽书传警急,花院锁芳菲。冠屦将身误,山林与愿违。两途俱不遂,衰鬓绿毛稀。

花低池小水泙泙,花落池心片片轻。酩酊不能羞白鬓,颠狂犹自眷红英。乍为旅客颜常厚,每见同人眼暂明。京洛园林归未得,天涯相顾一含情。

凄凄杨柳暮,时复一蝉声。沧海不可极,风帆难计程。微烟生晚浦,斜日上孤城。欲寄相思札,谁传万里情。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云山零夜雨,花岸上春潮。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

柳初妍,花渐好。可恨行期到。落梅香尽,淡月朦胧影微照。风帘银烛暗,露幕金花小。纵离歌缓唱,残角又霜晓。琐窗前,秦吉了。促上长安道。扬鞭西去,几点稀星尚云表。去程疑是梦,宿酒昏情抱。凤楼空,琼箫声渐杳。

到来峭壁白云齐,载酒春游渡九溪。铁嶂有楼霾欲堕,石门无锁路还迷。湖头鲤去轰雷在,树杪猿啼落日低。回首浮生真幻梦,何如斯地傍幽栖。

浩浩春风泛碧梧,娟娟秋水照芙蕖。大师佛法无多子,居士身心本一如。

望春楼上倚阑时,祗此霜天也自奇。远水平山浑似画,新寒爱日稳催诗。不知木叶藏村舍,忽有鸡声过短篱。闲却主人朝省步,经年端坐看清晖。

我昔绝江看吴山,朝光正落山水间。金波远自海门人,翠岚高插扶桑殷。安和璚楼有夜景,明月苍茫堕清影。李侯胜赏高侯笔,展卷一时如梦醒。

天不长春又入冬,可能含笑拒霜风。凌霄器宇随时见,茉莉生涯到处穷。但可怜花成后约,莫将豆蔻掩前功。人生且进蔷微露,滴滴金钱总是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