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寄辛承旨。
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作品评述

沁园春·斗酒彘肩翻译及注释

翻译
想着你将用整斗酒和猪腿将我款待,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到绍兴与您相会岂能不愉快。可半道中被白居易邀约林逋、苏东坡强拉回来。苏东坡说,西湖如西施,或浓妆或淡妆自照于镜台。林逋、白居易两人都置之不理,只顾畅饮开怀。
白居易说,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画卷展开,寺庙巍峨,流光溢彩。可爱的是东西二溪纵横交错,南北二峰高低错落自云霭霭。林逋说,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飘来,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访香梅之海。待到雨过天晴再访稼轩不迟,我暂且在西湖边徘徊。

注释
①辛承旨:即辛弃疾。因其曾于开禧三年(1207)被任为枢密院都承旨而得名,不过那时刘过已死,“承旨”二字可能是后人加的。
②斗酒彘肩:《史记》载,樊哙见项王,项王赐与斗卮酒(一大斗酒)与彘肩(猪前肘)。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④林和靖:林逋,字和靖。
⑤坡仙老: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为坡仙。
⑥驾勒吾回:强拉我回来。
⑦“西湖正如西子”二句:苏轼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天竺去来”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时,很喜爱灵隐天竺(寺)一带的景色。他的《寄韬光禅师》诗: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便是写东西二涧和南北两高峰的。
⑨暗香浮动: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⑩孤山先探梅:孤山位于里、外两湖之间的界山,山上种了许多梅花。

沁园春·斗酒彘肩赏析

  词的上片写他想赴辛弃疾之邀,又不能去。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起势豪放,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这三句用典。使风俗之气变为豪迈阔气。这里的典故,出之于《史记·项羽本纪》。这几句是想像之词,刘过设想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来到辛弃疾的住所,觉得是一件特别痛快的事情。前三句起笔突兀,似平地而起的高楼,极具气势。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就在他要出发之时,却被白居易、林逋、苏轼拉了回来。“驾勒吾回”四字写出了他的无可奈何。接着词人概括三位诗人诗意,说明他不能前去的理由。作者把本不相干的三人集于同一场景进行对话,构思巧妙新奇,“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林逋、白居易两人只顾着喝酒,对苏东坡的提议丝毫不感不趣。

  下片开端打破了两片的限制,紧接着上文写白居易的意见。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自居易在杭州做郡守时,写过不少歌咏杭州的诗句,其中《寄韬光禅师》就有“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之语。这六句也是化用白诗而成,用“爱”字将天竺美景尽情描绘而出,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

  “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词人化用三位诗人描写杭州风景的名句,更为杭州的湖光山色增添了逸兴韵致和文化内涵,再现了孤山寒梅的雅致与芬芳.给人美好的想象。词人笔意纵横。杂糅了涛的特点于词作之中,正是其创新之处,虽然没有正面写杭州之美,但却使我们看到了杭州的旖旎风光。不同时代的诗人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相聚一堂。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口吻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三句顺势而出了,这里“须晴去”的“晴”字,当然与上片的“风雨渡江”遥相呼应,可当作“晴天”讲。但是,从词旨总体揣摩,它似含有“清醒”的意味,其潜台词中似乎是说自己目前正被杭州湖山胜景所迷恋,“徘徊”在“三公”争辩的诱惑之中。那么,赴约之事,且待“我”“清醒”过来,再作理会吧!这样理解,可能更具妙趣。这几句也回应开头,使全词更显得结构严谨,密不可分。

沁园春·斗酒彘肩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立意,据《柽史》载:“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那么,根据此词的小序和《柽史》记载可知,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当时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邀请刘过到绍兴府相会,刘过因事无法赴约,便在杭州写了此词以作答复。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去国重为客,送君还复归。天寒雨细光景促,且就东城寺中宿。寺当蒲坂望屋庐,日暮无由办乔木。既已唯诺难自由,虽欲一日安可留。吾辈事势不大殊,此际兴味复何如,归来愁坐独嗟吁。毕竟岂如村野老,或尔富民城郭居。雨暘寒燠都不与,亲戚满眼身不孤。乃知平生走薄官,正似痴牛

沁园春

钱塘江上亲曾住。司马*不是村父。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沁园春

笔耕长馁拙生涯,何用撑肠着五车。甚欲疗饥难煮字,可怜不饱费炊砂。老惭乞米修午牍,贫欲休粮种枣瓜。梦里不知时世换,买珠犹自说京华。

沁园春

凉生见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楚些。生平柔肠作铁坚,挑尽寒灯拥襟坐。撞钟打鼓天欲明,鸦未知晓鸡先惊。夜来有雨不须问,听取窗前蕉叶声。老僧惯间定较可,山色朦胧半烟销,玉簪委地怕禁持,消息雨中弹指过。

沁园春

棹入黄芦浦,惊飞白鹭群。霜华浓似雪,水气盛于云。市远炭增价,天寒酒策勋。同舟有佳士,拥被共论文。

沁园春

横阴漠漠。似觉罗衣薄。正是海棠时候,纱窗外、东风恶。惜春春寂寞。寻花花冷落。不会这些情味,元不是、念离索。

沁园春

玉质敷腴宫样妆,风流终媿水云乡。一邨飞落人间世,添却逃禅百倍香。

沁园春

文史平居乐,尘埃少别心。都门开柳色,樽酒驻车音。汉节光华远,春风藻思深。一闻传丽句,清兴霭盈襟。

沁园春

火云忽改色,大雨卷地来。淝水万貔貅,一战山岳摧。须臾天宇霁,刮扫无纤埃。佳月流清辉,琼瑶碎六街。薄泥阻微步,庭除重徘徊。清坐对石友,晤语修竹斋。惜无名酒耳,孤咏畅冲怀。

沁园春

万事丝窠黏露珠,奉亲最乐天下无。丘明远孙千里驹,有母七十发漆如。雪底筝生冰底鱼,人间无觅天赐渠。三更月落堂西隅,母自挑灯儿读书。去年生日不用扶,今年生日健过初。冰桃碧藕脆如酥,一觞千岁母子俱。

沁园春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沁园春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沁园春

一株松下一茅屋,何处山中此景无。煨芋老翁常闭户,世人从此画成图。

沁园春

翠袖无香镜有尘,一枝花瘦不藏春。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沁园春

早知落处随疏雨,悔得开时顺暖风。

沁园春

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秋风一夜惊桐叶,不恋雕梁万里归。

沁园春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清洛晓光铺碧簟,上阳霜叶剪红绡。省门簪组初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寄谢殷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沁园春

拙守荆江上,无人共往还。能来慰牢落,话旧几间关。冬壑龙蛇蛰,风林虎豹斑。相期涵养力,且到古人间。

沁园春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沁园春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孰知其初,灌莽千里。其南背江,其北逾淮。父抱子扶,十百其来。其来仆仆,镘我新屋。赵侯劬之,作者不饥。岁仍大熟,饱及鸡鹜。僦船与车,四鄙出谷。今游者处,昔止者流。维昔牧我,不如今侯。侯来适野,不有观者。税于水滨,问我鳏寡。侯其归矣,三岁于

沁园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