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楚文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於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
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後,发我一笑粲。

作品评述

《诅楚文》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於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
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後,发我一笑粲。

这首诗词描绘了开元寺的废墟和古碑的遗迹,以及作者对于历史的诅咒和对现实的愤慨。诗意表达了苏轼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之情。

在诗中,苏轼提到了秦嗣王和楚国公子(楚穆公),暗示了历史上的英雄和伟人,与当下的境遇形成对比。他对于现任国君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他背离了先君的遗志,给人民带来了许多困难和苦难。

诗词中提到了刳胎杀无罪、亲族被关押等不公正的事件,将这些罪行与古代的桀纣之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愤怒。苏轼还谈到了古代秦国的虚伪和欺骗,认为不仅贵族公子受到误解和谩骂,甚至连社会中的鬼神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这种历史现象的感慨,认为这样的情况在千年之后依然存在,他以一种自嘲和无奈的口吻说,这让他不禁发出一个悲哀的笑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废墟、古碑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于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反思了历史的沿革和人性的弱点。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根在淤泥中,花开丽日红。洁精无玷污,明月却相融。

青鬓当时映绿衣,尧功曾预记巍巍。玄都春老人何在?华表天高鹤未归。流辈凋疏情话少,年光迟暮壮心违。倚楼不用悲身世,倦鷁无风亦退飞。

浮云奄忽互相逾,北首长安万里余。灞上将军真戏尔,回中消息近何如。祥麟谁见游郊薮,塞雁空闻有帛书。泽国西风秋正急,有人东望忆鲈鱼。

南威不敢斗丰神,除是杨家有太真。不语每怜犹想匹,无情谁信解留人。蕊心蝶粉粘金缕,叶尾蛛丝罥紫尘。莫笑百花开后发,懒随儿女共争春。

春风漠漠野人居,若使能诗我不如。数株苍桧遮官道,一树桃花映草庐。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晚来江阔潮平,越船吴榜催人去。稽山滴翠,胥涛溅恨,一襟离绪。访柳章台,问桃仙浦,物华如故。向秋娘渡口,泰娘桥畔,依稀是、相逢处。窈窕青门紫曲,茜罗新、衣翻金缕,旧音恍记,轻拢慢捻,哀弦危柱。金屋难成,阿娇已远,不堪春暮。听一声杜宇,红殷绿老,雨花风絮。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用时万象不盈余,休处一真无空缺。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残阳下西岑,暝色起平坂。林下一僧归,钟声烟际远。

空岩发灵籁,彷佛如风雷。只疑函宝剑,天遣六丁开。

楚楚轻衫翦薄纱,而今忆得在山家。萧娘为是亲蚕事,嗔带含香紫笑花。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鄙夫十年江洚客,岸草汀鸥随步屧。稍收晚景付长竿,河伯供鱼慰弹铗。烟云不锁北阙心,飞出乱山青万叠。束书却入国东门,觚棱瑞日明书笈。蹇驴破晓踏春泥,谁家暖气生牙颊。门前宾客鄙可怜,纷如寒蚕饥望叶。主人看屋客看地,士氯萧条无一捻。迩年恰得玉堂家,名在执鞭犹炜烨。

笋舆行过断桥来,楼上银罂水上开。白鸟数行犹似鹤,青山五月已无梅。雨昏不辨丝千缕,湖绿浑疑酒一杯。几欲题诗题未得,舍人元是谪仙才。

帝青天映麴尘波,时有游鱼动绿荷。回首家山又千里,不堪醉里听吴歌!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襆被让寒女,稻梁分老兄。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之子有文行,常流窃比难。援毫秋露下,开卷古风寒。场屋推盟主,声诗立将坛。论儒轻五霸,议古嫉三桓。师仰唯韩愈,才名压李观。固穷多短褐,忧道即忘餐。见访山围郡,相逢菊满栏。眼青怜造士,头白愧郎官。罢举层霄远,监州勺水盘。贫厨兼味少,市酝数杯酸。旧业烦君勘,新题

顽童来听老夫言,困至如今我欲眠。汝但闭门推客去,破茶不碍梦魂圆。

面交终日自为群,同在长安晚识君。消散名心真沃雪,轻狂痴梦假行云。洁杯剧饮因花醉,角枕微寒与妓分。不是夜深私语密,遥天新雁岂堪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