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兵(丁未腊月十五日避阿克之乱)

客情乡思两相关,况复遭逢兵革间。
无罪自投豺虎地,有官难御白乌蛮。
九江源尽双鱼绝,孤骑晨征一剑闲。
回首故园归未得,瘴烟寒雨满空山。

作品评述

诗词:《避兵(丁未腊月十五日避阿克之乱)》
作者:倪钅巨
朝代:明代

客情乡思两相关,
况复遭逢兵革间。
无罪自投豺虎地,
有官难御白乌蛮。

九江源尽双鱼绝,
孤骑晨征一剑闲。
回首故园归未得,
瘴烟寒雨满空山。

这首诗词《避兵(丁未腊月十五日避阿克之乱)》是明代倪钅巨所作。诗词的内容表达了作者身处战乱之中的感受和遭遇,抒发了对乡愁和客情的思念之情。

诗词开篇以“客情乡思两相关”来表达作者内心矛盾的情感。作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但同时又受到战乱的干扰,使得思乡之情更加强烈。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无辜地被迫到敌军的地盘上,与凶恶的敌人共处。这句“无罪自投豺虎地,有官难御白乌蛮”表达了作者无处可逃的境遇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九江源尽双鱼绝,孤骑晨征一剑闲”描绘了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九江是指江西的九江,这里可能是作者的故乡。这里描述了九江源的枯竭,双鱼的绝灭,暗示了战乱所带来的破坏和无奈。而“孤骑晨征一剑闲”则表现了作者孤注一掷的勇气和决心。

最后两句“回首故园归未得,瘴烟寒雨满空山”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无法回归的苦痛。作者远离故土,渴望回到故园,但却未能如愿。瘴烟和寒雨是战乱环境的象征,空山则是故乡的寂寞和凄凉的写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身处战乱之中的遭遇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悲凉的画面,展示了战乱时期人们的困境和无法回归的苦痛。

诗词推荐

涉秋得雨便生凉,起我萧然病在床。径自典衣谋一醉,要令清梦略还乡。

尧年听野老,击壤复何云。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气平闲易畅,声贺作难分。耕凿方随日,恩威比望云。篑桴均下调,和木等南薰。无落于吾事,谁将帝力闻。

端忧伤逝者,花事欲如何。春色愁边少,悲悰酒后多。溪桃方著脸,区木渐成窠。拟作开眉计,何当扫障魔。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阊阖开,贤人庸。鸣鼓间击镛,贡术蓄指微哉同。汲清亦附滓,鲜株稿荄粉以供。背叛腹,媪逐翁,如韦之矢十斛弓。俄逐而西,顷却以东。退乖妄侣,进丧贞朋。捷径窘疏武,仁轨罕哉通。孰为雌?孰为雄?朝誉曰尧,夕诋则蹻。枭妃鸾,萧艾生兰丛。蒙首以征,吾将奚从?

口外鄱阳口内奇,一谷繁花万里飞。难怪人离心不走,此处秋来春不归。

只惯娇痴不惯愁。离情浑不挂眉头。可怜恼尽尊前客,却趁东风上小舟。真个去,不忄欠留。落花流水一春休。自怜不及春江水,随到滕王阁下流。

盘礴幽窗觅诗句。

百尺谯门戍万兵,黄昏初动画龙声。铜钲犹是闽王点,银秤才悬汉守更。四面僧夸金作界,半年人看玉为城。官程稍近千余里,不到侬家向此行。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

阿堵不解醉,谁欤此颓然。误入无功乡,掉臂嵇阮间。饮中八仙人,与我俱得仙渊明岂知道,醉语忽谈天。偶见此物真,遂超天地先。醉醒可还酒,此觉无所还。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床头伯雅君,此子可与言。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笠泽道人高古,文章白发萧条。欲问勒铭遗墨,应书水府鲛绡。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才及长成,即求配耦。稍得其资,复营南亩。自瀑自弃,有同游手。

不知何铁打成针,一打成针只刺心。料得人心不过寸,刺时须刺十分深。

苦雨边日夜,佳月遭薄蚀。晚风散积霭,水天忽改碧。江皋放幽步,露下襟袂湿。划然湖海兴,如骥不受勒。扁舟系枯柳,渔子虑已熟。哕起勿作难,解缆破秋色。移我坐空旷,四顾竦毛骨。山空木叶脱,岸断石脚出。舍舟访邻叟,醉卧不纳客。何必见安道,意行无适莫。书生亦底事,忍冻

舟行淹宿雨,稍霁泛通川。深雾群山没,长天旷野连。桃开榆叶小,麦秀菜花鲜。却喜升平象,高飞见纸鸢。

晚树霜犹碧,秋花雨未黄。戎衣轻绣锦,旅食尚糟糠。驿路千山隔,河流一苇航。毋忧兵不战,已定法三章。

风姿欣邂逅,彼此略寒暄。为客那知老,相看不忍言。湖鱼朝上市,驿鼠夜穿垣。共尔添贫病,攒眉说故园。

文伟当年记鄂城,崎岖蜀道播英声。何如衣锦粉榆社,卧护元戎十万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