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鼐的《感秋》
拼音和注音
fǔ yǎng qún shēng tóng nì lǚ , qī chí bǎi lǐ yì lí ji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逆旅:(书)(名)客舍;旅馆。
群生:群生qúnshēng众生;一切生物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汉书·董仲舒传》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俯仰:(书)(动)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由人|随人~(一举一动听人指挥。)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原诗
秋草萋萋芦荻花,凉风袅袅大江涯。
雨馀坠枣兼黄叶,日落归禽背绛霞。
俯仰群生同逆旅,栖迟百里亦离家。
餔糟晚欲从渔父,倚待亭皋立杖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