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女

丝抽霜藕织仙衣,立近芭蕉怨落晖。
踏破绿苔罗袜冷,宫前昨夜有霜飞。

作品评述

《仕女》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丘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丝抽霜藕织仙衣,
立近芭蕉怨落晖。
踏破绿苔罗袜冷,
宫前昨夜有霜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仕女的情景。她正在织造一件仙衣,细丝如抽取霜色的藕丝一样。她站在芭蕉附近,抱怨太阳西落的时光。她的脚踏在绿苔上,寒冷透过罗袜传来,而宫殿前的昨夜已有霜飘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仕女的场景,展示了明代时期的宫廷生活和女性的情感。诗中运用了描写细节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仕女织衣的细腻和精致。丝抽霜藕织成的仙衣象征着高贵和神秘,给人一种仙境般的美感。

诗中的芭蕉和落晖则起到了对比的作用。芭蕉是热带植物,与丝绸、仙衣这样的高雅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仕女对太阳下山的抱怨和对逝去时光的感叹。

诗中的绿苔和罗袜冷则给人一种凉爽和清寂的感觉。仕女踏破绿苔时传来的冷意,与她心中的怨落晖相呼应,表达了她对逝去时光的忧伤和对孤寂的感受。

最后两句描述了宫前昨夜有霜飞的情景,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秋意。这里的霜飞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与仕女对落晖的怨叹相呼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仕女对光阴流逝的痛感和对孤寂寒冷的感受,展示了明代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内心世界。

诗词推荐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沈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檐影亭亭日正中,莓苔不扫绝尘踪。闭门相共蒲团坐,看读华严一卷终。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夜里删诗日看山,纵然忙杀也清闲。从教花落休开径,除却僧来即闭关。性好积书终是癖,身无小病怕成顽。幽栖未尽声闻累,鹤舞々鸟语蛮。

秦女吹箫蹑彩霞,孤茔幽馆掩梨花。龙盘金写崇真字,犹是宁王赐嗣华。

灵鹫禅房我所思,可堪春晚送勤师。乱山啼鸟烟霞里,一路落花风雨时。定有猿看窗外果,应知苔护壁间诗。门前有径通三竺,欲向中天采石芝。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苦迟。老夫亦岂不自觉,姑与饮酒仍赋诗。忍令芳草直为艾,封植嘉树宁少待。夕餐九华可无死,却期老岁於吾子。

张公论事力回天,明日延英席自前。秦甸江西劳马策,此回不计地流钱。

古木夏阴薄,萧萧蠹叶微。岂无绿树深,爱此风烟姿。高僧此休息,肩倚瘦筇枝。

琢雪雕冰,攒花簇锦。邻义昭昭,友义炯炯。扶人上树,推人下井。劫石可消,此恨难殒。

谁为尧舜徒,孔子而已矣。人皆是尧舜,未必知孔子。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孔子尚有言,我则异於是。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孔墨必相用,自古宁有此。退之嘲鲁连,顾未知之耳。如何蔽於斯,独有见於彼。凡人工自私,翟也信奇伟。惜乎不见正,遂与中庸诡。退之醇孟轲,而駮

学道悠悠未见功,敢云凡质有仙风。他年一钵江湖去,先向苕溪访葛洪。

堂上拄黄山,辉映庭前春雪。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昨夜严家集,是夕饮于严氏园,霜斗_晴天。乾坤如许空阔,著我两人闲。醉帽三更月影,别袂一帘花气,语隽不知还。二十年间事,肝肺写明蠲。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也为故人饮酒,也念邦人怀旧,姑为驻征鞍。未忍作离语,留待月华圆。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老少竞浮沈,须知岁月深。开花如似梦,世有几般心。

日炙态常醺,香生若自焚。夜来端午宴,淡却美人裙。

岐路不可极,岁月亦易遒。朔风振寒威,行子无衾裯。厥生良可哀,半世空悠悠。知音尽沦没,明月难暗投。亲朋复遐阻,日夕生离忧。

日入群动息,萧然坐草堂。树暝晚烟合,花收夕露凉。白发催年暮,青灯照夜长。林端新月出,松影过邻墙。

箬岘亭东有小池,早荷新荇绿参差。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