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是宋代诗人张元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清晨露水下菱歌遥远,萤火在莲花旁飘动。
诗词的开头描绘了早晨的景色,以露下菱歌遥远和萤火傍着莲花流动的景象,展现了清新宁静的氛围。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我站在溪边的小堂上,远望着那依然青翠的柳树和岸边的洲岛。
诗词的中间部分描绘了诗人站在溪边的小堂上,眺望着远处的景色,柳树和洲岛依然如故,展示了岁月静好的景象。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夏日末尾的炎热使肌肤沾满汗水,沐浴后散发出香气,柔软的湘簟上月光泛起。
这部分描绘了夏日结束时的情景,人们在晚间感受到的凉爽,沐浴后的清香以及湘簟上月光的美丽。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长时间记得开启红漆大门,不能入睡,等待踏上归途的船只。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期待,他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回程的船只。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恍然回首,思念过去的事情,搅动起内心的忧愁。
这句表达了诗人回忆过去的心情,回想起往事,引发了内心的忧愁和感慨。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生休。
天涯边际在何处,未必能轻易地使此生安息。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追问,他不确定自己能否在天涯边际找到心灵的安宁。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不要问吴国的霜雪点缀我的鬓发,细细写在南方的竹笺上封存着的恨意,相见时却转变为了烦乱的思绪。
这句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遗憾和痛苦,他不愿提及过去的伤痛,而是将其封存在心底。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云雨缭绕的阳台梦境,河汉上的鹊桥仍然是秋天的景象。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的遐想,描绘了梦幻般的景色,以及河汉上的鹊桥,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夏日结束时的凉爽、对归家的期待和回忆过去的情感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感悟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用菱歌、萤火、柳边洲等生动的描写来烘托清晨的宁静;以晚暑、冰肌、香绵、湘簟等形象来描绘夏日的温暖和舒适;通过开朱户、不寐待归舟等动作来表达对归家的渴望;以吴霜、蛮笺、绸缪等词语来表达过去的伤痛和遗憾。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基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表现了作者对生活、时间和情感的感悟,展示了浓郁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追问。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露水与菱歌的远近、沐浴后的清凉与炎热的对比,以及吴霜点鬓与蛮笺封恨的情感反差等,增加了诗词的艺术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水调歌头(过后柳故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离别和思念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追问与犹豫。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诗词传达出一种离愁别绪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给人以深深的感慨和共鸣。

作者介绍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徽宗政和间以上舍释褐。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爲陈留县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应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纲同日遭贬。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高宗建炎中起爲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右朝奉郎致仕。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在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元干爲宋代着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爲《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爲《芦川归来集》十卷。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爲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爲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诗词推荐

秋风摵摵敲庭槚,独卧孤窗类瘖痖。道人剥啄向东塘,欲识酸寒孟东野。公今以直不以情,我亦论心不论形。平生方寸只如此,政可烦公双眼青。年来万事翻成覆,幸有藏家书可读。丁宁莫学世间痴,苦欲从公专问福。

水调歌头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水调歌头

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水调歌头

秋雨弥空,冷侵窗户琴书润。四檐成韵。孤坐无人问。壮志消沈,喜入清闲运。常安分。炷烟飘尽。更拨余香烬。

水调歌头

千丈擎天手。万卷悬河口。黄金腰下印,大如斗。更千骑弓刀,挥霍遮前后。百计千方久。似斗草儿童,赢个他家偏有。算枉了、双眉长恁皱。白发空回首。那时闲说向,山中友。看丘陇牛羊,更辨贤愚否。且自栽花柳。怕有人来,但只道、今朝中酒。

水调歌头

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水调歌头

岩巅风雨落泉声,岩下江流见底清。夹岸松筠倒流影,炊烟渔父近寒城。

水调歌头

年鬓日堪悲,衡茅益自嗤。攻文枯若木,处世钝如锤。敢忘垂堂戒,宁将暗室欺。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仆御嫌夫懦,孩童笑叔痴。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遇炙谁先啖,逢齑即便吹。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自哂成书簏,终当

水调歌头

霜飘枫叶满长郊,家指西山旧结茅。访我谪居龙失水,怜君行路鸟焚巢。仲尼未免遭儒戏,杨子何烦解客嘲。归去豫章泉石好,不知徐孺与谁交。

水调歌头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余。惜哉三迳荒,滞彼天一隅。小筑聊自适,空园闢榛芜。清影吊高槐,气与西山俱。何以开了颜,庭柯作森疏。月露洗尘翳,天风吹笙竽。方其寓目时,万象供啸呼。终然成坐忘,天地犹空虚。券外果何有,浮云只须臾。乃知钟鼎丰,未胜山林癯。渊明死千年,日月

水调歌头

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

水调歌头

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润禽鱼。贯花虽自科千品,标月还归理一如。过量劫应期广布,刹那心合未忘书。四衢道内抛红焰,五欲波中绽白蕖。排斥众魔登寿域,引携诸子上安车。义天星象荧荧也,辞海波澜浩浩欤。违背此恩难拯拔,遭逢末世岂踌躇。闻来半偈须相学,惜去全身莫共居。

水调歌头

休说人间有陆沈,一樽闲待月明斟。时来不怕沧溟阔,道大却忧潢潦深。白首钓鱼应是分,青云干禄已无心。梓桐赋罢相如隐,谁为君前永夜吟。

水调歌头

坛畔归云冷湿襟,拂苔移石坐花阴。偶然醒得庄周梦,始觉玄门兴味深。

水调歌头

湖上选名园,何如湖上船。新花摇灼灼,初月载娟娟。牖启光能直,帘钩影乍圆。春随千嶂晓,梦借一溪烟。虚阁延清入,低栏隐幕连。何时同啸咏,暂系净居前。

水调歌头

恨花开尽,夜深自敛胭脂颗。雨过。绕曲曲花蓬锦围裹。浮空烧蜜炬,香雾霏霏堕。无那。倚滴滴娇红笑相亸。歌俦饮伴,花底围春坐。念满眼、少年人,谁更老於我。岁岁花时,洞门无锁。莫负东君,酒盟诗课。

水调歌头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免葛藤丛里,

水调歌头

身寿又康强,谢天将并。耳目聪明行步壮。登高挥翰,不用瞠眉扶杖。华堂偕老处,儿孙王。只恨萍蓬,他乡浮荡。回首故山便惆怅。今年生日,忽似还家模样。当缘风絮韫,来赓唱。

水调歌头

满路梅英飞雪粉。临水人家,先得春光嫩。楼底杏花楼外影。墙东柳线墙西恨。撷翠揉红何处问。暖入眉峰,已作伤春困。归路月痕弯一寸。芳心只为东风损。

水调歌头

普庵真实不问钱,只要离尘脱业缠。一闻千悟方堪委,何须苦苦学神仙。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