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长夏门:{初望龙门}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
游人傍流水,俯迎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
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
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
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作品评述

《出长夏门:初望龙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
游人傍流水,俯迎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
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
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
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出门游览的情景。他离开城郭,心境变得清明。忽然之间,他看到了青山,仿佛山峰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游人们靠近流水,低头欣赏美丽的景色。有人竖起了一块苍玉屏风,挡住了神斧快速砍伐的景象。清澈的河水在其中流淌,银河在天空中闪烁。参差不齐的楼阁从山林中显露出来,远处的山岭笼罩在神秘的雾霭之中。岩石发出回应的声音,水面上的倒影摇曳着翠绿的光芒。与作者一同游览的是君子,他们的兴致与烟霞相会。尽管选取胜地仅仅是从这里开始,但高尚的情怀已经超越了尘世的琐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水游览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尚情怀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青山忽相对、银汉曳天派等,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作者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文情怀的追求。诗中的"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表达了作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欣赏美景的愉悦,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高尚境界的心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怀的向往。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风声恶。个人蕉萃凭高阁。凭高阁。相思无尽,泪珠偷落。锦书欲寄鸿难托。那堪更听边城角。边城角。又添烦恼,又添萧索。

别离已五年,不及祖父茔。霜露晚凄凄,痛哭松声回。

六律铿锵间宫徵,伶伦写入梧桐尾。七条瘦玉叩寒星,万派流泉哭纤指。空山雨脚随云起,古木灯青啸山鬼。田文堕泪曲未终,子规啼血哀猿死。

花随春尽觅无痕,尚续馀欢索侑尊。一曲未终人已去,西园灯火欲黄昏。

蛱蝶双双飞药畦,山禽饶语竹篱西。一丛枸杞花初遍,五丫人参弃已齐。翠竹林中香麝睡,紫荆枝上画眉啼。干峰昨夜疏疏雨,泛滥南池涨小溪。

蛰宫惊起两龙角,蛟室未呈双水犀。同本君为分鲁卫,清风应不愧夷齐。

峭形寒倚夕阳天,毛女莲花翠影连。云外自为高出手,人间谁合斗挥拳。鹤抛青汉来岩桧,僧隔黄河望顶烟。晴露红霞长满掌,只应栖托是神仙。

新喻清江两县畿,荒罔漠漠使人疑。江南道士谁为比,湖北京西日暮时。

自从三度绝韦编,不读书来十二年。大{上敝下瓦}子中消白日,小车儿上看青天。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俯仰之间无所愧,任他人谤似神仙。

凛凛孤风不自夸,端居寰海定龙蛇。大中天子曾轻触,三度亲遭弄爪牙。

年从爆火暗中移,椒柏迎欢上酒卮。今日天晴宜麦熟,明朝春到报花知。好奇漫说鸡千跖,行乐都来黍一炊。但得新年诗有料,不妨贫以去年时。

夜直藉藁寝,入朝徒跣行。虽知迫明诏,可惜欠陈情。

月挂墙头杨柳枝,繁灯烂漫玉琉璃。绮罗尽学宫妆样,歌舞休传外国词。满路竞看花灼灼,故京谁念黍离离。他年同侍传柑宴,记取楼前掷果时。

缮性克知命,乡评行实尊。传经拾科第,彩服匝庭轩。韡萼专方面,良弓补谏垣。金坡振词笔,品藻不胜言。

忆自梁州入剑门,关山无处不消魂。亚松托宿逢秋雨,小柏经行听晓猿。当日只知悲客硌,归来终亦老江村。吾儿生晚那知此,聊对青灯与细论。

桥横葛仙陂,住近杨雄宅。主人胡不归,为我炊香白。

上帝怀明德,圆坛展盛仪。南城七里路,三岁一郊时。豫动森华盖,乾行俪绛螭。山河对旒冕,辰象倚旍旗。乐祏前增谧,皇灵下告慈,密都俄奠玉,清庙遍尝粢。田烛纷先置,轩营肃左移。礼行忘景晏,恩厚觉寒迟。紫宙天鸿洞,宾柴燎陆离。合祛联祭秸,妥侑判纯牺。腏食千华炬,陪祠

檐前朝暮雨添花,八十真僧饭一麻。入定几时将出定,不知巢燕污袈裟。

满树铁冠琼树枝,樽前烛下心相知。明朝又与白云远,自古河梁多别离。

不向杯中觅圣贤,独於山水意悠然。相门事业方传世,官路升沉祗信缘。万卷图书资博约,九衢车马任颠连。翠微卜宅须相近,且住蓬壶小有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