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侄孙岂潜家平远图

好山横远碧,平野带林塘。
四望耕桑地,几年云水乡。
海天龙上下,秋日鹤翱翔。
睹物忽有感,无心住草堂。

作品评述

诗词《题侄孙岂潜家平远图》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好山横远碧,
平野带林塘。
四望耕桑地,
几年云水乡。
海天龙上下,
秋日鹤翱翔。
睹物忽有感,
无心住草堂。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深深地被周围美景所感动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山、野、云、水、龙、鹤等景物,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丽。首句“好山横远碧”,以两个形容词和一个名词构成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山的壮丽和远大。接着描述了平野上的林木和池塘,构成了山水交融的景象。

第三句“四望耕桑地”,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勤劳的农耕之地,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

第四句“几年云水乡”,暗示了诗人在这里已经居住了一段时间,将这里称为自己的“云水乡”,表明了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和归属感。

接下来的两句“海天龙上下,秋日鹤翱翔”,通过描绘海上飞翔的龙和秋日中翱翔的鹤,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之处。

最后一句“睹物忽有感,无心住草堂”,表达了诗人在这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美好与宁静,他没有杂念,只专心享受这片土地和自然景色带来的宁静与感悟。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感悟力。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之美。

诗词推荐

离离树影晓仍疏,寂寂禽声暖自呼。雨垤蓄{米乍}来聚蚁,风檐坏网落悬蛛。十年空诵归田赋,万里试披舆地图。老向人间定何许,只今湖海更南隅。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莫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鸟飞不尽水黏天,隐隐青山若个边。六幅蒲帆去如箭,江神有意特相怜。

许氏世工诗,浑棠格力微。独能兼古律,无不是珠玑。捧卷光蓬室,停车照竹扉。阳春复高调,自昔和人稀。

于铄令主,圣祚重昌。兴起教义,申明典章。俗尚素朴,人皆乐康。积德可报,流庆无疆。

沧海成尘几万秋,碧桃花发长春愁。不来便是数千载,周穆汉皇何处游。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馀兮。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天伦之性,鲁卫分

长廊睥睨来者谁,出门解后渠得知。不言使者求遗书,只言浴茧当及时。从容与语益款洽,论到翰墨尤瑰奇。山僧技养不自禁,稍出修禊兰亭词。启函展玩未及竟,视有黄纸天庭追。口呿气褫僵欲死,一骑趣向咸阳驰。虬须天子喜折屐,诏许两禁同观之。龙腾凤集在御榻,平生触眼何曾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死铁针,无鼻窍。眼昏花,穿不过。穿得过,云拥禅衣,风生木杪。

御水冰销录,宫梅雪压香。新年贺交泰,白日渐舒长。

霜日步行迟,云山复历长。芦花相逊揖,松树自宫商,竹动鸣珂里,桃成衣锦乡。水边篱落好,一夜玉为堂。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昔可摧坚阵,今难作选锋。自怜吾鬓秃,亦笑汝头童。

二月花阴已觉迟,黄昏帘幕燕归时。小栏独立无人处,春雨春寒总欠诗。

知君汗漫饶清兴,东府西州路不多。牛斗正临吴分野,城池还带旧山河。春风扬子江头去,夜月茅山石畔过。若见金陵丁处士,问言归兴近如何?

月白万瓦霜,露重四山雨。开门忽惊叹,秋色已如许!去蜀如昨日,坐阅四寒暑。无才屏朝迹,有罪宜野处。平生万里心,收歛卧环堵。朱颜逝不留,白发生几缕?人言尺蠖屈,要有黄鹄举。功名非老事,岁晚忍羁旅。

归来山中住,便作山中人。冠带亦自闲,累月不首身。散发层岩阿,濯足清涧滨。石藓黏简册,松风堕衣巾。乡里多旧游,不厌过从频。山肴与野釀,待我如佳宾。有召即走赴,爱其爱我真。常巩礼数乖,取问吾交亲。正此一夏乐,忽兹遘萧辰。还愧拥千骑,又走西道尘。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膻行无为日,垂衣帝道亨。圣真千载圣,明必万年明。重德须朝觐,流年不可轻。洪才传出世,清甲得高名。罕玉藏无映,嵇松画不成。起衔轩后敕,醉别亚夫营。烧阔荆州熟,霞新岘首晴。重重尧雨露,去去汉公卿。白发应从白,清贫但更清。梦缘丹陛险,春傍彩衣生。既握钟繇笔,须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