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半山松菊略能存,犹有荆公旧墨痕。
佳处不缘谁属我,只应牛首正当门。

作品评述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苏泂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城内的景色和历史痕迹,表达了作者对于金陵的深情和自豪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半山的松树和菊花作为开篇,表达了它们的生机与坚韧,暗示了金陵城内的繁华与富饶。接着,诗人提到了荆公旧墨痕,指的是楚国名将荆轲曾经留下的足迹。这一句表达了历史的厚重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暗示了金陵城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

接下来的两句“佳处不缘谁属我,只应牛首正当门”表达了作者对金陵城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作者认为金陵城的美好之处并不是属于任何个人,而是属于每一个在这里居住的人。牛首是金陵城的标志性建筑,它的位置正好在城门前面,象征着权威和地位。这句话借用了牛首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金陵城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色和历史痕迹,以及表达作者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展现了对金陵城的赞美之情。它既展示了金陵城的美丽和丰盛,又体现了作者对于城市的深情和自豪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一阁见一郡,乱流仍乱山。未能终日住,尤爱暂时闲。唱棹吴门去,啼林杜宇还。高僧不可羡,西景掩禅关。

邪正不两立,国家当再兴。有时须有命,称德不称能。方喜千年遇,如何一旦薨。世间无哭处,吾欲哭昭陵。

贤侯辟士礼从容,莫恋泉声问所从。雨露初承黄纸诏,烟霞欲别紫霄峰。伤弓未息新惊鸟,得水难留久卧龙。我正退藏君变化,一杯可易得相逢。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檀板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尊难为别,更那听、乱莺疏雨。

藏山常恐负而走,壶中九华安在哉。忆似冷泉亭畔见,为君题作小飞来。

君家诗价自姑苏,系胄蝉联世唶吁。欲把阿元轻辈行,古今俗子喜相诬。

往年植处倚苍屼,曾蔽秋苔两席宽。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

丹台一点玉髯翁,千古天师张士师。招弄豀山诗技巧,吐吞风月酒神通。

晓入麻姑瑞气浮,羽人重喜故人游。鹤从仙仗归丹穴,药种灵苗满旧洲。乔木老含春色澹,夜溪寒带月光流。登临已觉凡尘少,何必区区慕虎邱。

吾鄙少与合,杜子爱所多。直木有正性,深源无乱波。齿少蔚未冠,心古先己皤。卓哉金石姿,勉矣勤锻磨。

牢落悲春事,萧条作晚游。清光溢平沼,凉思近高楼。碧树森将合,朱栏渺若浮。公来慰羁寓,华月许移舟。

雨余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白鸟联欢拳相对,红蕖粲艳一时开。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刘郎老矣,倦入繁华地。触目愈伤情,念陈迹、人非物是。共谁携手,落日步江村,临远水,对遥山,闲看烟云起。买牛卖剑,便作儿孙计。朋旧自荣华,也怜我、无名无利。箪瓢钟鼎,等是百年身,空妄作,枉迂回,贪爱从今止。

绿杨深似雨。西湖上、旧日晴丝恨缕。风流似张绪。羡春风依旧,年年眉妩。宫腰楚楚。倚画阑、曾斗妙舞。想而今似我,零落天涯,却悔相妒。痛绝长秋去後,杨白花飞,旧腔谁谱。年光暗度。凄凉事,不堪诉。记菩提寺路,段家桥水,何时重到梦处。况柔条老去,争奈系春不住。

天锡勇智,允惟太宗。功隆德盛,兴帝比崇。记岩陟配,诚过精长。尚其锡祉,几以屡岂。

客梦一回醒,三度碧梧秋。仰看今夕天上,河汉又西流。早晚凉风过雁,惊落空阶一叶,急雨闹清沟。归计休令暮,宵露浥征裘。古来今,生老病,许多愁。那堪更说、无限功业镜中羞。只有青山高致,对此还论世事,举白与君浮。送我一杯酒,谁起舞凉州。

一段风烟不可关,出门满目是湖山。昔人华厦今何在,此日渔舟任自閒。风观斩新霄汉上,龙洲依旧水云间。

平日惯从山外看,不禁烦恼著山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