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康挽词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作品评述

《石南康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中文译文:坚硬的石头可以转动,恭谦的衣裳无法容纳。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作者石南康的品质和态度。第一句中,“挺挺石可转”表达了石南康坚忍不拔的品质,即使面对困难和逆境,他也能扭转局面。第二句中,“恂恂衣不胜”揭示了他谦和内敛的性格,他的品行超越了外表所能承载的范围。

赏析:作者通过这两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描写,展示了石南康的坚定和谦逊。石南康是宋代初期的名士,他对国家忧虑、勤奋读书的精神使他成为当时的楷模。诗中的“挺挺石可转”和“恂恂衣不胜”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这样的品质和态度在儒家文化中被高度推崇,因为它们体现了士人应有的为人处世之道。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石南康的学识和思想。第三句“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表明他一生都忧国忧民,献身于国家的事业。他夜以继日地阅读书籍,不辞辛劳,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

最后两句“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则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自己无法更进一步的遗憾。石南康研究《易经》等经典著作,援引古人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奉行中庸之道,追求百事万能,可惜时运不济,无缘见到更多的川增(指进步、成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石南康的品质和思想。他坚定不移、谦逊有度的性格令人敬仰,他的学识和忧国之志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然而,作者也透露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自身成就的遗憾,使整首诗词更加真实、感人。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六花初逐晓风繁,五裤那忧岁晚寒。杖屦客迷村径远,笙歌人在小楼看。也知近郭梅将动,只恐行春路未乾。授简梁园林惜醉,银台列烛妓围宽。

五公稷契益皋夔,朝迹才安辄复危。始信君非讎格处,皆缘国是有摇时。高山日矫行人首,乔木时颦故老眉。莫道落南非美事,也多添得永州碑。

朔风凝沍。不放云来去。稚柳回春能几许。一夜满城飞絮。羊羔酒面频倾。护寒香缓娇屏。唤取雪儿对舞,看他若个轻盈。

帝乡春色岭头梅,高压年华犯雪开。正与嘉宾思共醉,不须芳物重相催。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回,风雨难期王事剧,未知休汰几旬来。

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波光纵使明如练。可奈落红粉似霰。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

劳生可笑类原蚕,世路半肠更熟谙。自古诗人例如此,咸阳客舍老青衫。

筋骸未废宁为老,烟火犹通岂是贫?时跨一驴山县去,园丁野老尽相亲。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晋家藩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幽人读书黄浦上,萧条茅屋倚溪傍。霜沾木叶深深赤,潮杂溪流混混黄。旁舍杯盘多芋栗,秋园门巷亦馨香。为语当时仲长统,输君清旷自徜徉。程孟阳曰:“金、元人亦多学杜,未有如此翁之自然者。妙在旷达,较刘青田尚多着意。”

工夫靠里方为学,时习奚分幼壮年。何幸席閒提掇紧,最明新处是陈篇。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1]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初期半山来,已止辄复上。山游更同君,兼取鱼熊掌。向来观极南,屡作此山想。那知有今日,谈笑得纵赏。谢公彼何人,诗声擅霄壤。得非山川行,于以助其长。逐人易浮沈,与物多俯仰。政当恨未立,安曰悟已往。萧萧烟云变,浩浩风雨响。世岂乏此观,身由居苍莽。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团栾未久又分襟,踽踽{缳纟换女}{缳纟换女}老不禁。陋巷更无佳客语,残编幸得古人心。熙熙农夫含生意,济济官僚喜德音。欲共功名须好汉,微阳何以胜重阴。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