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一桐轩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
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
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
秋飙一凌乱,淅沥惊葱蒨。
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
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作品评述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一桐轩》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桐身青琅玕,
桐叶蒲葵扇。
落落出轩墀,
亭亭奉闲燕。

夜声疏雨滴,
午影微风转。
秋飙一凌乱,
淅沥惊葱蒨。

朝日失繁阴,
青苔覆遗片。
空使坐中人,
慨然嗟物变。

【中文译文】
桐树挺拔,翠绿的枝干光滑如玉。
桐叶如蒲葵扇,轻轻飘落在庭院。
挺拔的桐树映出宅舍的高低起伏,
优雅的燕子在空中翱翔。

夜晚里,细雨轻柔地滴落,
午后微风拂过,影影绰绰。
秋风一阵狂乱,激起淅淅沥沥的声响,
惊落了桐树上的青苔。

晨曦失去浓密的阴影,
青苔覆盖了庭院的残片。
这一切让坐在室内的人感叹,
对世事变迁感到慨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桐树为主题,描绘了桐树的形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诗人通过对桐树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物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桐树的形态,桐树挺拔高大,树皮光滑如玉,桐叶如同蒲葵扇一样轻盈。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桐树与宅舍的景象,桐树的高度和宅舍的起伏形成了一种对比,燕子在空中飞翔,增添了一丝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不同时间的景象变化。夜晚细雨滴落,午后微风吹拂,展现了桐树与四季交替的景象。秋风一阵狂乱,惊落了桐树上的青苔,形成了声音和视觉上的惊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晨曦的阳光让浓密的阴影消失,青苔覆盖了庭院的残片,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事物的更替。诗人坐在室内,对这一切感到慨叹,对世事变化产生深思。

整首诗以桐树为线索,通过描写桐树的形态和周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光阴荏苒和事物变迁的感慨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转和物事变化的主题,展现了苏辙独特的写景能力和感慨人生的情感。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可委者命,可凭者天,人无率尔,事不偶然。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画船。记得吴儿《竹枝》调,为君高唱百花

桃李一春期,松柏千岁永。经玄事寂寞,发白官闲冷。草绿艾如张,波清蜮司影。东里与无趾,渠有幸不幸。

石润非玉,水丽非金。大禹决而西泝,卞和泣而陆沈。

殿中日相命,开尊话旧时。馀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林静寒光远,天阴曙色迟。今夕复何夕,人谒去难追。

熟睡将经作枕头,君家事业太悠悠。要须睡著元非睡,未可昏昏便尔休。龟毛兔角号空虚,既被无收岂是无。自有真无遍诸有,灯光何碍也嫌渠。

相逢何草草,不念别是长。别我我在山,别君海茫茫。慰别有难易,我老不易忘。今此春云篇,来别已悲伤。春云虽多熊,与世无炎凉。朝出山路白,暮归海天黄。人生不免别,与君非异乡。我诗不如云,春云解飞翔。

谢家诸子尽兰香,各震芳名满帝乡。惟有千金更堪重,只将高卧向齐王。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心比秋云远,政如霜月悬。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乱后悲行役,空寻孙楚楼。萧萧木叶下,浩浩大江流。地向荆襄尽,山连吴越秋。伊人在天末,瞻望满离忧。

问讯雪庵今何如,子来搔首更踟蹰。时於戏墨窥禅悦,尚想家传及绪余。曾点尔各言尔志,陶潜吾亦爱吾庐。谁人解写二归意,欲放风帆还掺祛。

今日中秋节,拄杖为人切。拨开千嶂云,放出一轮月。光未生时荐得亲,依然眼里重添屑。

春连禁御绿阴交,对面晴烟舞翠蛟。最是君王游幸少,宫花浑未识鸣鞘。

头白眼昏无住著,大都客里过重阳。人生便满一百岁,消得黄花几度香。

厌看家园桃李春,蹈青行遍四山村。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饯席离人起,贪程醉不眠。风沙移道路,仆马识山川。塞树花开小,关城雪下偏。胡尘今已尽,应便促朝天。

游山闻说多诗句,久已传抄听小胥。屡戒譍门老马走,门前驿弟不为疏。

乱水交如线,群山翠作屏。寒轻春稍稍,雪尽麦青青。霜草犹疑滑,风林渐喜听。生涯鞍马上,岁月短长亭。

欺万木,怯寒时。倚阑初认月宫姬。拭新妆,披素衣。孤标韵,暗香奇。冰容玉艳缀琼枝。借阳和,天付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