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

残灯闪闪青,蟋蟀怨空庭。
骨老似难睡,梦寒还易醒。
凄凉生倦枕,沆瀣入疏棂。
起视东方白,唯余三两星。

作品评述

《残灯》是宋代僧人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写了一盏残灯的景象。残灯发出微弱的光芒,闪烁不定,映照出空荡的庭院。蟋蟀在这寂静的空庭中怨叹。诗人的骨骼已经老朽,似乎很难入睡,而即使偶尔入睡,也容易被寒梦惊醒。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凄凉和疲倦,床上冷冷清清,薄薄的窗户因为风的吹拂而发出沆瀣之声。然而,当他抬头看向东方时,只能看到寥寥几颗星星,夜已渐渐消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残灯、蟋蟀和诗人自身的状态,表达了一种寂寞、无奈和渐逝的情感。残灯的微弱闪烁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衰老,蟋蟀的怨叹则代表了诗人对孤寂和虚无的感受。诗人自己的老朽和易醒的梦寒则体现了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的主题。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残灯、蟋蟀和自身状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寂寞和时光流转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生命短暂性和岁月无情的思考。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对生活的领悟。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夜永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又何曾戚戚。华门主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困后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空回首,叹世间名利,傀儡开场。幸临晚节安康。又两日、三秋催肃霜。叹生朝亦是,贺宾踵至,龙钟矍铄,何足称觞。喜对诸贤,笑谈世事,相会亲朋醉玉觞。谁如我

遥知清贵孰能攀,天上闲胜地上闲。除对圣君论道外,时题诗句落人间。

妻子隔绝久,飘飖若埃尘。漠漠世间黑,性命由他人。

书生昧筹算,罕立横草功。征南日耽经,帷幄明指踪。胸中有武库,矧与竖儒同。贤哉秉节度,不制蜀阿童。沈碑虽好名,要是真英雄。寥寥万山路,爽气摇松风。

中兴论相得耆英,进退能为国重轻。有望临人山泰华,无私待物器权衡。两朝礼貌缘同德,多士凭依为至诚。自古元臣薨位少,一时生死极哀荣。

走利奔权几日休,归来还复郭南游。直饶心计奸如鬼,终恐输他善自谋。

离灯及晨辉,行人起复思。出门两相顾,青山路逶迤。

勋业毋庸揽镜频,空余白发向人亲。未论骨相无三甲,细数年华有六身。泉石相看应笑我,萍蓬不定几经春。尚须勇往趁晴日,竹外疏梅应斩新。

一自阳侯战雨师,枣畦桑陇但空陂。此君屹立如尊勇,依旧青青似昔时。

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谁家秋洗药,来往自开门。

老怀不知春,但爱远峰碧。乘高恣遐观,未快双目击。稍为松根坐,遂与参井逼。女娲补天馀,坠此百炼石。摩挲苍藓痕,上有雅沿迹。引觞起自斟,盏面不容滴。举头挽飞云,颇觉天半窄。追随二三子,顾我独衰白。向来无雩春,胜践同今昔。偶忘千岁忧,共此一笑适。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

小立南溪暮未还,略容老子照哀颜。颇惊瞑色来天外,未必秋声在树间。

欠伸残梦雪髼忪,只等三茅午夜钟。传钥省门星斗湿,不知春已转苍龙。

人少街荒已寂寥,风多尘起重萧条。上阳落叶飘宫树,中渡流澌拥渭桥。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如今不是闲行日,日短天阴坊曲遥。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酒嫩细斟浮蚁绿,芡柔轻剥汗衫红。搜罗物象嗟予拙,挥扫词章放子工。

入境封人报,飞书侍史迁。初闻虎节使,已至马鞍山。霁野风烟丽,端居日月閒。此行吾所羡,脱屣簿书间。

往年休叹去駸駸,只数今年且十旬。稚绿已争欺旭暑,老红犹强护畸春。水平似面因风皱,山远如眉得雨颦。物态到前长是笑,不知物态总关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