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世上多虚饰,方知一切心。
不群终是异,僻学古同今。
逸士宽怀释,为官理道深。
移时非独见,今我思沈吟。

作品评述

诗词:《缘识》

译文:
世上众多虚饰,
方知一切内心。
与众不同最终是独特的标志,
我追求古代的学问却与当今并行。
超然自逸的士人胸怀广阔,
作为一名官员,我深谙治理之道。
时光流转,我并非孤独的见证者,
今天,我沉思默念。

诗意:
《缘识》这首诗表达了宋太宗对世俗伪装的看法,以及他追求独特个性和古代学问的态度。诗人认识到人们经常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只有通过细心观察和真正的了解,才能洞察一个人的真实本质。他坚持追求与众不同的道路,认为个体的独特性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他对古代学问的追求并不与当代的思想观念相冲突,而是将过去的智慧与现代的见解相结合。作为一位官员,他深知治理之道,同时也能保持超然的态度和广阔的胸怀。诗人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感悟,认识到自己并不孤单,与历史和现实共同书写着人生的篇章。当下,他陷入了深思和默思之中。

赏析:
《缘识》表达了宋太宗对真实性、独特性和学问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和文人的思想态度。诗中的虚饰和内心的真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呼应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坚持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表达了对个体独立性的认同和尊重。他追求古代学问,并将其与当代思想相结合,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珍视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作为一位官员,他不仅懂得治理之道,也能保持超然的姿态,展现了他的胸怀和智慧。诗人对时光的流转有着深刻的感悟,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与历史和现实共同构成了人生的经历和思考。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出诗人的思考与内心的独白,引发读者对于真实与虚幻、传统与现代、个性与群体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已矣天难问,哀哉道竟孤。风流前辈似,胆备世人无。缓急谋谟见,寻常尺寸拘。明时非不用,志士自多迂。

清明将近春时节。

庄敏传家,文安嫡胄,文惠诸孙。两大相辉,晋秦匹国,韩_盈门。天风吹下双轩。恰趁得、酴醿牡丹。锦绣光中,殿春不老,阅岁长存。

江城嘉号木芙蓉,金蕊琼萼绽蓼风。

建邺复当涂,征行岁又徂。青山奠椒桂,白鹭泊菰蒲。人物豪三国,文章到两都。因君俾传诵,使我不枝梧。

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

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请罚误君凝竚久,万花深处小车来。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暖到夜郎安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云梦悬知八九吞,银山万叠涨天门。长江日落鱼龙舞,古寺烟深鸟雀喧。

蜀丝鸳鸯织锦衾,逻檀凤凰斫金槽。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哀弦凄断感情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浪摇新绿。漫芳洲翠渚,雨痕初足。荡霁色、流入横塘,看风外漪漪,皱纹如谷。藻荇萦回,似留恋、鸳飞鸥浴。爱娇云蘸色,媚日_蓝,远迷心目。仙源漾舟岸曲。照芳容几树,香浮红玉。记那回、西洛桥边,裙翠传情,玉纤轻掬。三十六陂,锦鳞渺、芳音难续。隔垂杨,故人望断,浸愁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美人何处在,明月万山头。

秀峰三圣堂中,符也曾职其事。节制火箸香匙,使得灯笼露柱。圣僧颈上下来,天台山中入去。通玄不是人间,忽雨忽晴忽雾。出门且莫匆匆,道取末后一句。

乌奴楼阁起江皋,特地携樽上最高。城阁带烟无十里,舳舻衔运过千艘。个中官事暂时少,明日吾生依旧劳。未到张灯犹晚渡,锦腰催拍送陶陶。

不可不出城,顽躯百无病。不可不出城。老眼亦何净。第一脱俗尘,最便于野性。第二井不咸,所至水可饮。第三鱼价贱,第四酒味胜。第五无火惊,第六无灯禁。第七航船歌,欸乃亦可听。尔曹居城中,小屋如败甑。臭秽之所蒸,面面环厕圊。五更闻丧鼓,骨肉付烟烬。巧伪以为生,语无

一个驴鸣两个贼,堪与诸方为轨则。正贼草贼不须论,大施门开无壅塞。

叹江潭树老,杜曲门荒,同赋飘零。乍见翻疑梦,对萧萧乱发,都是愁根。秉烛故人归後,花月锁春深。纵草带堪题,争如片叶,能寄殷勤。重寻。已无处,尚记得依稀,柳下芳邻。伫立香风外,抱孤愁凄惋,羞燕惭莺。俯仰十年前事,醉後醒还惊。又晓日千峰,涓涓露湿花气生。

千林摇落暮天寒,短景经檐岁序残。口舌得官齐虏易,膏肓致疾上医难。无根荒蔓风飘急,阅世松乔气厚蟠。鸿雁随阳经远道,帛书何日到长安?

杨群好古天下无,自信独与常人殊。勤身所营世或弃,反眼不顾我以趋。彼其察物类有道,能取精妙遗其粗。官卑俸薄不自给,买童教乐收图书。客来呼童理弦索,满面狼籍施铅朱。樽前一听啄木奏,能使四坐改观为娱。有时陈书出众画,罗列卷轴长短俱。破缣坏纸抹漆黑,笔墨仅辨丝毫余

长啸蹑高寒,回首万山,空翠零乱。渺渺清秋,与斜阳天远。引光禄、清吟兴动,忆龙山、旧游梦断。夹衣初试,破帽多情,自笑霜蓬短。黄花长好在,一俯仰、节物惊换。紫蟹青橙,觅东篱幽伴。感今古、风凄霜冷,想关河、烟昏月淡。举杯相属,殷勤更把茱萸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