贽袁茶使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
暖到夜郎安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
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
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作品评述

《贽袁茶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阳枋。这首诗描绘了春风送暖、冬寒消融的景象,以及人民向往和平与繁荣的愿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隅把袖立春风,
井络民情许上通。
暖到夜郎安静里,
寒消白帝抚摩中。
摘山岂必溪芽尽,
市骏何须冀种空。
月渚扁舟书好读,
琅琅声与大江东。

诗中以春风为引子,表达了作者站在天边,把袖子迎着春风的场景。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温暖、希望和活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城市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示井络民情,希望上通。这里的井络可以理解为人民的生活纽带,上通则意味着人民生活交流和繁荣。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已经传到夜郎,让那里安静起来;寒冬也已经逐渐融化,白帝山的寒意被抚平。这里的夜郎和白帝山是两个具体的地名,用来象征遥远的地方,意味着诗人希望温暖和繁荣可以遍及整个国家。

在下一段中,诗人提到摘山和市骏,表达了对丰收和繁荣的向往。摘山可能指的是采摘山上的果实,寓意着大自然的丰饶。市骏则代表市场上的良马,象征繁荣和物质财富。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表达了对于繁荣的向往不一定需要一切都达到极致,而是希望人民的生活能够充满希望和活力。

最后一段,诗人以月渚和大江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扁舟上的场景,舟上有人正在静静地读书。这里的月渚和大江东都是优美的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琅琅声与大江东则是诗人对于读书声音与大自然相融合的美好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风送暖、冬寒消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民生活繁荣和国家和平稳定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象征手法,以及对于生活和文化的美好愿景的描绘,给人以温馨、宁静和希望的感觉。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宋鼎沉炎海,叠山起信州。潜龙终见奋,惊鹤自难收。故作君平卜,真怀豫让忧。遗忠今尚在,常共大江流。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前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消不得。

邑居不见江山景,去马来车喧万井。冷落重帘日影西,萧条四壁人初静。轻飚卷空云幂幂,水影天光同一色。满樽浊酒愁不醒,怅忆松江万里行。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

重关已过数峰西,绕尽羊肠踏尽梯。满耳水声千涧曲,四围山色一城低。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青石生龙文,凛凛常风寒。纵目四无际,陡觉天地宽。直北二江合,水势中分滩。滩横水亦转,曲折束成湾。群峰自西来,险绝如函关。中虚左梵刹,地胜苾刍女。梵修祝圣寿,额自

秋容正摇落,山意恰凄清。冰彻万缘冷,云随两屐轻。冥鸿那复下,膏火莫重明。天地邮亭尔,百年真倦生。

方欣林下共谈禅,底事深公挽出山。千里同风无道俗,何妨一笑便言还。

淳熙天子,御图三七。协气所钟,嘉禾乃出。巴夔之山,亘连阡陌。或两其歧,或六其脊。惟是西门,近郊所植。六六同颍,函三为一。兹诚创见,图写漏逸。乃知人为,不逮天力。上方寅畏,摈华务实。臣不敢献,私志于室。采诗之官,汗青之笔。编诸诗书,示此其质。

紫殿长杨满路尘,骊山荒草没麒麟。伶玄作传追飞燕,李白歌辞忤太真。舞袖夜虚金掌月,香囊魂坠紫丝茵。可怜倾国倾城曲,一度秋风一怆神。

燕居宣圣像,侑坐祖黎公。衿佩一朝集,弦歌九族同。夜窗书案雪,春服舞雩风。长使南湖学,千秋纪此翁。

汗衣亭午亚经尘,中有池塘得句人。雅趣终难混尘俗,匆匆归卜太初邻。

年时歌管萦云处,閒倚栏干水拍空。万古胡床自明月,几行官柳又西风。鬅鬙那复梳千下,磊磈聊须酒一中。更忆翘材人独自,夜灯寒雁耳偏聪。

杨君文如雪溪竹,清圆瘦劲无不足。笔牵万牛又神速,顾视余子诚碌碌。仪曹官好有拘束,神驹受控翻局促。以兹气郁不得舒,三月卧床手扪腹。我知君病乃非病,两度谒君呼起沐。君言吾疾殊可怪,合眼常见吴山绿。即日上书谢至尊,臣身颇类罝中鹿。得报欣然心自贺,明珠出泥还故椟。

渟渟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送温处士归黄山百鹅峰旧居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斗压阑干,香心澹薄,梅梢轻倚。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遥千里。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独立春江古岸基,风帆沙鸟总忘机。今朝闻有巢湖信,南陌东阡迟子归。

斗室依山曲,如巢伴鹤栖。风鸣窗纸破,雨湿爨烟低。古致岩松外,秋声野竹西。潺湲听涧响,流不出横溪。

清泉一派水潺潺,石穴端然一臼安。洗药炼丹仙已去,只留踪迹与人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