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萨都剌的《宿经山寺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ě rén yī xiǔ jīng shān sì , shí lǐ sōng shēng bàn yè ch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半夜:1.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2.一夜之半
野人:1.居处村野的平民。2.称粗野无礼的人。3.未开化的蛮人。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野人一宿经山寺,十里松声半夜潮。
何日挂冠寻旧隐,山中应有故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