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绛唇作别
十日春风,吹开一岁间桃李。
南柯惊起。
归踏春风尾。
世事无凭,偶尔成忧喜。
歌声里。
落花流水。
明日人千里。

作品评述

《点绛唇》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绛唇作别十日春风,
吹开一岁间桃李。
南柯惊起,归踏春风尾。
世事无凭,偶尔成忧喜。
歌声里,落花流水。
明日人千里。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离别和重逢的情景。诗人与绛唇(指唇色红艳的人)分别了十天,春风吹开了这一年桃李花开的季节。当唇再次相见时,诗人回忆起南柯(指《西游记》中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暗示有一段曲折的经历)的惊起,意味着他们的重逢并不容易。在归来的路上,他感慨世事无常,忧喜交织,有时令人忧愁,有时带来喜悦。在歌声中,落花随水流去,明天又有人要千里迢迢地离去。

赏析:
《点绛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和重逢的情感体验。诗人将春风作为时间的指示器,十日的春风吹开了一年间的桃李花开。离别后的重逢并非顺利,诗人借用南柯惊起的典故,暗示了他们之间曲折的经历和重逢的不易。在归来的路途中,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与思考溢于言表,展现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洞察。诗末描绘的歌声、落花和流水,更加凸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离合。整首诗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离别与重逢所带来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命变迁的感慨与领悟,流露出一种深情厚意的情感。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诗词推荐

六代骄奢地,三春物象繁。灵湖通涨海,天堑隔中原。晓渡高帆驶,阴风巨舰翻。旌旗西日落,戈甲夏云屯。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风流前事尽,文物旧仪存。邪侮尝移润,忠贞几度冤。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露滴蜂偷蕊,莺啼日到轩。酒肠堆曲糵,诗思绕乾坤。愁梦全无蝶,离忧

古诗

按书使者过萧閒,但恐韦编有蠹干。岂识郝公藏万卷,平生检校费心官。

古诗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沦漪自然绿,空秀不可限。樵汲带清景,望望使步缓。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情闲地仍幽,物扰理自遣。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

古诗

无住庵中老居士,逢春入定不衔杯。文殊罔明俱拱手,今日花枝唤得回。

古诗

十树秾桃压鬓才,似花人费蝶儿猜。看看写影春灯底,飞满歌声水上台。

古诗

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古诗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已得名贤。司仓道合唯无可,吏部交游祇大颠。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古诗

凉生金井未飘桐,月户星楼记古风。乞巧频年但成拙,懒将祈请效儿童。

古诗

孟月祠原庙,都人忆故宫。当年驾幸处,乔木鸟呼风。

古诗

矍铄精神鬓未斑,翛然清坐对云山。儿孙满眼生涯足,赢得壶中日月閒。

古诗

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鏚递成容。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才保合四时邕。

古诗

烘焙几工成晓雪,轻明百幅叠春冰。何消才子题诗外,分与能书贝叶僧。

古诗

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古诗

阳春和气动。贤主以崇仁。布惠绥人物。降爱常所亲。上堂相娱乐。中外奉时珍。五味风雨集。杯酌若浮云。

古诗

经明行修徒尔为,一名屡点春官闱。时之不利非战罪,归山且著老莱衣。清时贪贱诚堪耻,侏儒太饱朔方饥。男儿会有及亲禄,安能泉石久低眉。束书依旧西入阙,壮心潜与青云期。秋风袅袅孤魂断,古道迢迢去马迟。骥称其德不称力,神骏唯应伯乐知。

古诗

罨蔼前林暗,遥知暮气生。渐向山门近,应闻钟已鸣。

古诗

细袜宫鞋巧样新,殷勤寄语读书人。好将稳步青云上,莫向平康漫惹尘。

古诗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古诗

阴阴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满。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蓬莱易到人难见。香火无凭空有愿。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古诗

萧萧角声叠叠鼓,招提旷荡漾无环堵。编蓬悬席不遮拦,西面透风东面雨。官归庇身无一瓦,反更罹此百忧苦。呜呼五歌兮歌思多,不曰有命其如何。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