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
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
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作品评述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翻译及注释

翻译
树叶纷纷飘落到水边平地上,重阳节近了,又到了捣寒衣的秋天。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生于两鬓,即便随意地将菊花插在头上,花也应该感到被羞辱了吧。天色已晚,(我极目远望)直望到白苹烟尽之处,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芳草脉脉含情,夕阳寂寂无语,大雁横在南浦上,人则斜倚西楼。
不知你是否安好?书信和题诗,因两地相隔遥遥而无法见寄。只能空白怨恨那时聚时散的白云,青鸟在其中隐现。你在风中懊恼不已,一片芳心,两叶柳眉,怎能禁得起闲愁呢?情到不能言说之处,只能付与那东流水。

注释
①木叶:即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世常以此写秋景,兼写乡思。亭皋:水边平地。
②重阳:即阴历九月九日;古时风俗,人们常在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有亲友在外,届时不免互相思念。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捣衣:古代妇女于秋季渐寒时,在砧石上捶打寒衣以备寄送远方的亲人过冬。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沈佺期《独不见》亦云:“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④庾肠:即庾信的愁肠,喻思乡的愁肠。庾信本为南朝时梁朝的官员,因出使西魏被留,羁旅北地,故常思念祖国和家乡。其《哀江南赋》序云:“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后人常以“庾愁”代指思乡之心。
⑤潘鬓:即潘岳的斑鬓。潘岳为西晋文学家,貌美而早衰,其《秋兴赋·序》云:“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鬓”为中年鬓发斑白的代词。这里词人以“潘鬓”自喻身心渐衰之貌。
⑥“谩簪”二句:黄菊乃重阳典俗,“菊花须插满头归”。漫不经心地簪菊花,花也应感到羞。这是反衬乡愁之意。
⑦楚天:南方的天空。白蓣:水中浮草名。
⑧红蓼:生于水中者名泽蓼或水蓼,开浅红色小花,叶味辛香。
⑨南浦:指分别的地方:南朝梁·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⑩“香笺”,即美好的书札;锦字:织锦上的字,指女子给丈夫的书信。晋代窦滔以罪徙流沙,其妻苏蕙,因思念丈夫,织绵为《回文旋图诗》以寄,后世常以此指妻子寄书丈夫,表达相思之情。
⑪碧云离合:出自南朝江淹《拟汤惠休怨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⑫青鸟:传说西王母饲养的鸟,能传递信息,后世常以此指传信的使者。据《汉武故事》,西王母曾令青鸟传书。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羁旅的愁思和对妻子的思念。上阙首尾写景,中间穿插议论。秋景自然引发乡愁,‘‘庾肠”、“皤髻”等连续用典,悲叹年华已逝。下阙写妻子思夫,想像对方思念之苦。结尾“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更是悲苦之极。

  上片落笔写景,首先点明季节。“木叶亭皋下”三句,写时近重阳,树叶纷纷飘落到平荡的水边地上,又是妇女为亲人捶打寒衣的深秋了。这种“捣衣”之声,最易引起闺中少妇对远方征人的痛苦思念。而远行之人也容易因此想到妻子在家为自己捣衣的情景,既感到痛苦又温暖。这里“木叶”“捣衣”连用,不仅写出了深秋特有的景色,为全词烘托出萧瑟凄清的背景,而且为下面的词意发展作了有力的铺垫。

  “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 这数句又紧承起句,意思说,怎奈我愁绪萦绕心中,白发现于鬓角,再轻慢地把黄菊插在头发上,那菊花也该感到羞辱吧。词人由于忧伤,鬓衰将不胜簪,故云:“谩簪黄菊,花也应羞。”以此反衬出暮感的深沉、乡愁的浓烈。

  “楚天晚,白苹烟尽处,红蓼水边头。”在写景中寓离别相思之意。心中既然充满乡愁暮感,所以不仅遥望楚天的晚空,一直望到水气缭绕的白苹尽头,一直望到水边开花的红蓼深处。“白苹”,水中浮草,因其随波漂流,容易引起游子产生离家漂泊的伤感。

  词人是淮阳人,所以,遥望楚天,思乡之念便在不言中了;再加两点染,则把他乡愁之深烘托出来了。这里虽纯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数句紧承“白苹”“红蓼”两句而来,含着情意的芳草,默默无语的夕阳,横渡南面水滨的大雁,是词人所望到的,但却没有望到故乡,在这种望而不得的情况下,他只好倚着西楼心往神驰了。这几句写景,将词人遥望故乡而不得的执着深情又推进了一层,词意含蓄,画面完整,真所谓“物以情观,情以物见”了。“人倚西楼”点出游子登眺之处,交代了“楚天晚”至“雁横南浦”六句都是极目之所见;由所见而引起所感,因而所见之景物都似有了人的感情。

  下片换头“玉容知安否?”点明所思之人,揭示了词旨所在,使上片所写种种情景明朗化。这句“玉容”,极言容貌之美如花似玉,这儿即指倚楼遥思的对象。“知安否?”曲尽对遥思对象的关切和挂念,由此而引起下面相思的倾诉、深情的抒发。

  “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意谓书信和题诗,由于两地渺远而无法见寄,徒然地怨那晴云分离,使者隐没。“碧云”这里借以写对于闺中人的怀思。由于香笺锦字,两处悠悠,碧云已合而佳人未来,青鸟杳然而音书全无。词人于此以铺叙写法表达两地分居、不见来信的怅怨,愈加显出“知安否”所包含的深沉挂念的分量。

  “向风前懊恼”四句,转以想象之笔,设想妻子思念自己时的痛苦情状。他想象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怎么也止不住那百无聊赖的愁思。写对方思念自己,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妻子深挚的爱情与痛苦的思念。

  “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用质语绾合全篇。相思至极,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了愈加愁苦,倒不如将此情交付给东流之水带去为好。毛滂《惜分飞》曾云:“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构思、手法与此相同。

  这首词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用典极丰,而又不露痕迹,毫无堆砌罗列之感,显得贴切自然、浑然天成;另外全词六副对偶,也令人叫绝。

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创作背景

  这首《风流子》是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从词中用语“重阳”“捣衣”“庾肠”“潘鬓…‘锦字”等来看,可能是作者因坐元韦占党籍,被贬外州时思念妻子所作。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峨嵋来已远,衡岳去犹赊。南浦悬帆影,西风乱荻花。天涯遥梦泽,山众近长沙。有兴多新作,携将大府夸。

风流

卫尉余乐广,昔尝侍蓬莱。暮年乃去国,持工此徘徊。时登清音亭,遥见江西来。凄然载酒地,复送江东回。崔嵬苍龙阙,白着所仰怀。宅相实在傍,敬起酌公杯。公诗不敢忘,永藏十琼瑰。我惭卫叔宝,继领外行台。每望凌云山,尚想盖世才。遗声落岩壑,松风有余哀。

风流

冬分人别。渡倦客晚潮,伤头俱雪。雁影秋空,蝶情春荡,几处路穷车绝。把酒共温寒夜,倚绣添慵时节。又底事,对愁云江国,离心还折。吴越。重会面,点检旧吟,同看灯花结。儿女相思,年华轻送,邻户断箫声噎。待移杖藜雪后,犹怯蓬莱寒阔。最起晚,任鸦林催晓,梅窗沈月。

风流

布衾生凄寒,夜夜梦归去。心恐秋风深,摧残紫荆树。

风流

酒赀长苦欠经营,预给餐钱费水衡。多少如花后屏女,烧金时倩耿先生。

风流

为爱湖中山,遂寻山下路。跻攀转出邃,涧谷亦回互。石磴足莓苔,青林杂烟雾。前行如有穷,岚岭乍分布。招提压重湖,千里周一顾。孤峰四无根,形气自依附。山僧复导我,窈窕更徐步。疏篱野蔓悬,老圃寒泉注。径转山房深,重与绝境遇。白云檐外生,清风竹间度。庭花杂无名,岁晏

风流

雨后湖光照绿苹,岸行舟载苦吟身。恨无杯酒浇胸次,折得梅花插帽轮。流水六桥人自老,暖烟十里柳重新。飞来白鹭如相识,共乐羲皇世上春。

风流

问姓云何但指桐,桐孙终古与无穷。遥知学出神农氏,独欠书传太史公。可用有名留世上,定应不死在山中。休官老守惭高致,政恐犹难立下风。

风流

夷界荒山几万重,西穷月窟与天通。何时汉使还持节,从此乘槎上碧空。

风流

偶向斋名见一斑,其中蓄德尚多端。讲明自有安心要,出处还须中节看。持以赠君成我拙,归而求此有兄难。当年射策对间意,暴虎如由胆亦寒。

风流

投晓理竿栧,溪行耳目醒。虫鱼各萧散,云日共晶荧。水荇重深翠,烟山叠乱青。路回逢短榜,崖断点孤翎。丛薄开罗帐,沦漪写镜屏。疏篱窥窅窕,支港泛笭箵。远漵依微见,哀猱断续听。梦长天杳杳,人远树冥冥。旅思摇风旆,归期数月蓂。何时燃蜜炬,复听合前铃。

风流

牛马毛寒缩如蝟,古今此句绝奇奇。今春大雪亦将尔,莺死无声社燕迟。

风流

举头万籁号,弹指万籁寂。欲寻所归方,变灭了无迹。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曾闻不迁义,贞定非木石。

风流

[太簇为徽]八卦相荡,一气散施。隆炽恢台,职神声之。肃肃飚御,神咏于天。于昭神休,天子万年。

风流

归来揩眼望南明,山水光中慰此行。不把篇章供世好,肯将姓字占时名。才疏我合回三舍,语妙君能敌七兵。自此定交非造次,许陪诗社莫寒盟。

风流

归志初谐老遽催,良辰常与病俱来。酒虽已熟恨无菊,雪苦不成空见梅。朋旧乖离心每折,山川悠邈首频回。人生败意无穷达,莫厌相逢笑口开。

风流

风柔日薄江村路。一鞭又逐春光去。胡蝶作团飞。竹间桃李枝。醉魂招不得。一半随春色。桃李□无多。其如风日何。

风流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种气象豪。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贔屭压江涛。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礼叔敖。何必三年求奏计,诏书朝夕赐金褒。

风流

半窣香波护曲栏,缬花红映玉钩闲。晓来几阵轻风过,时见溪南罨画山。

风流

谿头夜雨足,门外春水生。筠篮浸浅碧,嘉谷抽新萌。西畴将有事,耒耜随晨兴。只鸡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风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