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偶饮》
拼音和注音
sān zhǎn xūn xūn sì tǐ róng , jì tíng yán xià xī yáng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夕阳:(名)傍晚的阳光:~西下|~返照。
四体:四体sìtǐ∶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
醺醺:酣醉貌。和悦貌。
檐下:意思是建筑物挑檐以下可供人活动的空间。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三盏醺醺四体融,妓亭檐下夕阳中。千声方响敲相续,一曲云和戛未终。今日心情如往日,秋风气味似春风。
唯憎小吏樽前报,道去衙时水五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