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三首

昔人逢秋每悲思,往往捧本骚人言。
安知四时皆足乐,但愿一切长无冤。
山林朝市等昔梦,荣悴开落俱陈根。
不如沉醉了万事,春兰秋菊谁能论。

作品评述

《又次韵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人逢秋每悲思,
往往捧本骚人言。
安知四时皆足乐,
但愿一切长无冤。

中文译文:
往昔之人逢到秋天总是感到悲伤,
常常拿起书本阅读先贤的言辞。
他们怎能知道四季皆能带来快乐,
只愿所有事物长久没有冤屈之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观察到过去的人们在秋天常常感到悲伤,他们会捧起书本阅读先贤的诗文,寻找情感的寄托和共鸣。

然而,诗人认为人们不应该只将悲伤寄托于秋天,而应该欣赏四季的美好,体验生命的多彩。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们境遇的思考,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短暂的忧愁,享受生活的每个时刻。

诗词中的"一切长无冤",表达了诗人希望一切事物都能够长久地没有冤屈之感。这里的"冤"可以理解为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诗人呼吁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希望社会能够消除冤屈和不平等的存在。

最后两句"山林朝市等昔梦,荣悴开落俱陈根。不如沉醉了万事,春兰秋菊谁能论",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事的反思。诗人认为人们不如沉浸在自然景色中,享受万物的美好。他以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为例,表示这些美丽的花朵无需评判,它们本身就是自然的奇迹,无需被人评论。

诗词通过对秋天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呼唤人们超越短暂的忧愁,追求平等和自然的美好。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嬴女昔解网,楚王有遗躅。破关既定秦,碎首闻献玉。贞姿应刃散,清响因风续。匪徇切泥功,将明怀璧辱。莫量汉祖德,空受项君勖。事去见前心,千秋渭水绿。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依依谷口斜阳在,已觉熏风湿杖藤。

浪喜出峡来,峡亦何曾出。两岸只无山,依旧江刻屈。

山上山根溪一湾,著亭管领此溪山。云南更在青天际,步一步高从此攀。

紫薇枝上露华浓。起秋风。管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仙酒斟云液,仙歌转绕梁虹。此时佳会庆相逢。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仰高排{夏文换乔去丿}玩清圆,学力卑摧旧判年。后进或夸金掷地,前修犹是斗横天。晚规省语安衰病,暇复分题搅醉眠。只有君诗追古作,未忘缃素遣儿传。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胜回。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图。瑰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闍.勾践遗风霸,西施旧俗姝。船头龙夭矫,桥脚兽睢盱。乡味珍蟛蚏,时鲜贵鹧鸪。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捣练蛾眉婢,鸣榔蛙角奴。江清敌伊洛,山翠

太守风流嗜酪奴,行春常带煮茶图。图中傲吏依稀似,纱帽笼头对竹炉。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广成卧云岫,缅邈逾千龄。轩辕来顺风,问道修神形。至言发玄理,告以从杳冥。三光入无穷,寂默返太宁。

靠布袋作梦,有甚惺惺处。若遇当行家,唤醒吃茶去。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盘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间。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

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自流。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

风树秋悲乞暂闲,寿星宵陨几时还。子同房杜经纶地,夫在荀陈伯仲间。恩重七封开表海,行高三美勒名山。犹言未足平生养,看即元台恨莫攀。

短短桃华宿雨余,风轻春水轂纹铺。柁师苦要贪行色,不肯系船寻酒酤。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渐因闲暇思量酒,必怨颠狂泥摸人。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欹枕睡清晨。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