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门

玉京清漏起微凉。
好秋光。
金杯潋滟酌琼浆。
会仙乡。
新曲调丝筦,新声更飐霓裳。
博山炉暖泛浓香。
为寿百千长。

作品评述

《望仙门》是宋代张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京清漏起微凉,
好秋光。
金杯潋滟酌琼浆。
会仙乡。
新曲调丝管,
新声更飐霓裳。
博山炉暖泛浓香,
为寿百千长。

诗意:
这首诗以玉京仙境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秋日景色。作者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美好秋光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对长寿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雅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憧憬和对秋日美景的赞美。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解析:

1. 玉京清漏起微凉:玉京是仙境的象征,清漏指的是清晨的钟声,微凉则表达了秋日的气息。这一句表现出清新宜人的景象。

2. 好秋光:这是对美丽的秋日光景的赞美,展现出秋天的魅力。

3. 金杯潋滟酌琼浆:金杯指的是珍贵的酒杯,潋滟形容杯中的琼浆闪烁动人。这句意味着作者正在品尝着美酒。

4. 会仙乡:仙乡是指仙境,表达了作者渴望能够到达仙境的愿望。

5. 新曲调丝管,新声更飐霓裳:这句表达了新的音乐曲调和声音的美妙。丝管是一种乐器,飐霓裳是指舞蹈的美妙姿态。这里描绘了音乐和舞蹈的和谐场景。

6. 博山炉暖泛浓香:博山是传说中仙境的所在地,炉火温暖,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句表现了仙境中的温暖与美好。

7. 为寿百千长:这是对长寿的祝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将仙境、秋日和美好生活的愿景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诗词推荐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栏人是霜台客。时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余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望仙门

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

望仙门

草树烟云满眼秋,长河横岭共悠悠。觅归未得登临怯,与世相违俯仰愁。万里音书无过雁,百年心事倚危楼。西风早晚催征驭,却向青衣江上游。

望仙门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望仙门

花深深。一钩罗袜行花阴。行花阴。闲将柳带,细结同心。日边消息空沈沈。画眉楼上愁登临。愁登临。海棠开后,望到如今。

望仙门

千丈岩头一点红,春风吹落浅莎中。山僧倚杖移时去,说似溪边采药翁。

望仙门

杈下要分生死路,霍山直拔透重关。虽然赚我三千里,瞎却众生眼万千。

望仙门

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人在东南归未得,时时独展画图看。

望仙门

永夜谁能守,羁心不放眠。挑灯犹故岁,听角已新年。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晚来辞逆旅,雪涕野槐天。

望仙门

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间风月,去去隔烟霞。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望仙门

客思官程意转迷,湘江南去草萋萋。待寻无树人家宿,免得中宵谢豹啼。

望仙门

三间五架草堂新,数卷图书一病身。静似放参居士室,闲如墐户辍耕民。浣花杜叟曾题字,垂柳陶家旧卜邻。不为薄今偏爱古,南村已少素心人。

望仙门

钿点峰头矗太虚,远帆遥岸水平铺。不知真到云波上,得似工毫可爱无。

望仙门

木犀开遍芙蓉老。东篱独占秋光好。还记笑春风。新妆相映红。莫嫌彭泽令。不似刘郎韵。把酒赋新诗。花前知是谁。

望仙门

芦深石路旋芟开,藤絓肩舆却倒回。兰蕙连山为谁好,芭蕉满谷不缘栽。

望仙门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路人休莫笑,百里有时贤。

望仙门

无际波光滉太虚,君山一点暮云孤。危楼栏槛能多少,展尽江湖万里图。

望仙门

经旬坐春雨,畏湿不下席。晓年篱角萱,怒长忽过尺。

望仙门

石泉清浸槛,终日远器纷。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乱峰寒蔽日,断壁昼生云。向此长栖止,何人得似君。

望仙门

江上连樯叠鼓行,不争微利即争名。算来无似君潇洒,来往空船载月明。

望仙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