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题

随波逐浪滞孤魂,白骨沈沙漾水痕。
几寸柔肠鱼啮断,不关今夜听啼猿。

作品评述

《缺题》是一首出自明代诗人永福溪鬼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滞留在人世间的孤魂,被寄托在流动的水中,无法自由地离开。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随波逐浪滞孤魂,
白骨沉沙洋水痕。
几寸柔肠鱼啮断,
不关今夜听啼猿。

诗意:
这首诗以流动的水为象征,表达了一个孤魂的无奈和无法超脱凡尘的境遇。孤魂无法摆脱现世的束缚,像是随波逐流,无法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去向。白骨沉沙,指的是人的尸骨最终归于尘土,水痕则是指孤魂留下的痕迹,暗示了生命的消逝和无常的现实。诗中还提到了鱼啮断几寸柔肠,这种形象化的描写暗示了孤魂内心的痛苦和纠结。最后一句提到听啼猿,可能是在强调孤魂与自然的共鸣,无论是孤魂的痛苦还是自然的声音都与现实世界无关。

赏析:
《缺题》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生命的无常和人世间的无奈。诗人通过水的形象表现了孤魂的无助与束缚,将人的存在与尘世的不可逆转联系在一起。白骨沉沙的形象描绘了生命的终结和消逝,而几寸柔肠鱼啮断的描写则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全诗以孤魂为主题,借由孤魂的遭遇,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最后一句的听啼猿则给诗词增添了一丝恬静和与自然的共鸣,同时也加深了孤魂与现实世界的隔绝感。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形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诗词推荐

红药青绫心已灰,且从开士宿招提。半窗白月炉烟断,枫叶萧萧乌夜啼。

三旌之位不足贵,万钟於我其何加。谁如日欲无骨相,底用眼眩鸠盘茶。哦诗清籁助萧爽,角壮余子空雄夸。东洋北若不汝较,望叹自失无津涯。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

昔年留此苦思归,为忆啼门玉雪儿。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

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

千佛经中第一人,明光前殿奏雄文。论心讵止称三益,识面端能胜百闻。畴昔清谈如扣玉,只今佳句欲凌云。高情已出苏州右,未用清香扫地焚。

三更端正月,皎亮直瑶京。客问心之体,无言对太清。

高侵寥廓势盘纡,倦足登时每一吁。方寸人心犹有险,况教广地尽平涂。

倒撑无底船和尚,撑上西天是世尊。万壑啼猿如下泪,一江明月与招魂。涅槃满证无生果,解脱深参阿字门。却笑孤山人未远,浪歌身异性长存。

寂然空伫立,往往报疏钟。高馆谁留客,东南二室峰。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惆怅层城暮,犹言归路逢。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笑听咚咚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卜兆虽自古,迩来闻见殊。一言福后嗣,百计走愚巫。用意非流俗,惟贤毕此涂。徐看好兄弟,玉立骋天衢。

陇头人未来,江南春几许?惆怅玉箫声,吹落胭脂雨。

生日元同小赵公,里闾相接往还通。怪公日夜归心切,欲寄此生丹灶中。〈世谓叔平大赵参政、阅道小赵参政赵公善养生,故有丹灶之句。闻公归橐尚空虚,近送《楞严》十卷书。心地本无生灭处,定逢生日亦如如。

柴桑青菊旧家风。邻翁强解人间事,数问牛轓甚日熊。

光明幢,如来藏。八面玲珑,十方通畅。试佛祖大病之疮疣,见鬼神幽愁之情状。抬你斧,抬你娘,抬上方丈,洞山宁免无根谤。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千金敝帚人谁买,半额蛾眉世所妍。顾我自为都矂眊,怜君欲斗小婵娟。青云岂易量他日,黄菊犹应似去年。醉里未知谁得丧,满江风月不论钱。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何物不为狼藉境,桃花和雨更霏霏。

新霁飏林初,蘋花贴岸舒。故乡今夜月,犹得照孤庐。树拥溪边阁,山浮雨后岚。白头归未得,梦里望江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