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作品评述

诗词:《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征还…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中文译文:昔日佩带兵符离去,如今手持相印归还。天光照耀下的井栏,春物穿越巴山。鸟道延伸到青天之外,风泉隐藏在洞壑之间。我何以忍心辜负班定远的辛勤努力,犹如玉门关的艰难。

诗意:这首诗词是唐代武元衡写的,他在蜀地任职七年后获得诏令回朝。在途中经过百牢关时,他看到了石门洞,因而题诗留念。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经艰辛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井栏、巴山、鸟道、风泉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所经历的旅途的艰辛和壮丽。诗人通过反复使用动词和名词来表现景物的动态和生机,使得诗意显得生动而有力。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将自己与历史上有名的班定远、玉门关相对比,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自己的自省。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也表现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敬重之情。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鼓歌满湖滨,倾城出送春。波光明画艇,山色醉游人。禹穴灵何在,梅梁迹已陈,我来间吊古,回首一沾巾。

危亭石作关,假道一跻攀。白鹤何年去,青松尽日闲。坐时闻远水,望处小他山。衲子云衣厚,寒犹宿此间。

捏个牛儿体态。按年令,旋拖五彩。鼓乐相迎,红裙捧拥,表一个、胜春节届。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行来人世尘千里,梦绕故山春万重。慈母新年音信缺,遥瞻白云是中峰。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杏园沈饮散,荣别就佳招。日月相期尽,山川独去遥。府楼明蜀雪,关碛转胡雕。纵有烟尘动,应随上策销。

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开仓六塔流人复,出甲甘陵叛党销。东第只今空画像,当时於此识风标。

归舟云树句能工,吟到澄江迥不同。非是笔端多变态,如何人道有唐风。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朱丝疑杂奏,素女减哀弦。破竹符终全,分鱼目不全。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余。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舆绋暗风沙,丹旌映晚霞。吏人营殡殓,童仆着衰麻。袭荫无遗嗣,招魂有外家。重来恐迷处,记取路三叉。

奇路踉跄自少尘,白榆花落岛中春。主人应是浮丘伯,不惜仙禽借与人。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紫荷煝曲塘,青秧舞平畦。晨光泫曦露,众木含华滋。咸惊物外慕,归休及良时。

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太清不着微云,冰雪精神占春。诗老自知风格,浅红未可骄人。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小筑茅茨镜水滨,天教静处著闲身。平原不复赋豪士,甫里但思歌散人。翠壁微泉时的皪,衡门叠嶂晓嶙峋。子虚误辱诸公赏,万里轻鸥岂易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