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侄莫幼明还里疗疾

爱子天资静,能来读我书。
积痾无自苦,小别未云疏。
外物人难必,良师古有余。
吴松春万顷,一览意何如。

作品评述

《送外侄莫幼明还里疗疾》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走外甥幼明归家疗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孙应时对自己的外甥幼明深深的爱和关怀之情。幼明是个聪明静谧的孩子,他愿意来读叔叔的书。虽然幼明身患病痛,但他的离别并没有消除这种情感。作者认为外界的事物很难像良师那样对幼明产生必然的影响,良师的教诲对幼明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作者通过一片吴松春风万顷的美景,让幼明察看并领悟其中的深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幼明的深情厚意。作者认为幼明是个天资静谧的孩子,他愿意来读叔叔的书,这显示了他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幼明患病却不自怨自艾,这体现了他的坚强和乐观。作者对于幼明的离别是不舍的,他认为外界的事物难以替代良师的重要性,良师的教诲对幼明的成长至关重要。最后,作者描绘了一幅吴松春天的美景,希望幼明能通过欣赏自然风光,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幼明的描述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幼明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百年一瞬息,万事皆尘埃。所以身后名,不如掌中杯。山园足花草,雨露相先开。独有崖下松,春风不曾来。青林晓霜重,百戟颜如灰。苍髯五大夫,郁郁何佳哉。

为客久未归,寒山独掩扉。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天远云空积,溪深水自微。此情对春色,尽醉欲忘机。

声犹在耳鸟关关,过眼庭阴作午班。香篆静中便细看,绿萝新处得高攀。

车声尽日滑黄泥,怕听空桑叫竹鸡。风雨不知春早晚,柳条拖绿半江低。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规模传至今。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夜寒枕席跳霰珠,夜深我睡霰亦无。未晨仆起萦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悲秋应亦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

山头望,波光泼眼。

寒北重欣借寇君,琵琶曲里奏功勋。校书百帖高连屋,种柳千行翠入云。鲁国到门诸弟子,渔阳回席旧将军。太干销尽干戈气,闲却袁家倚马文。

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不有繁花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王日钦哉,无爱斯牲。登我元祀,亦有皇灵。以将以享,或剥或烹。大夫之俎,天子之诚。

待漏造王庭,威位盛莫京。纷纶簪组列,清越佩环声。礼饮终三爵,韶音举九成。永同凫藻乐,千载奉升平。

隆乾先绪微如线,负荷常忧力量轻。已矣学农并学圃,非惟惭长亦惭卿。沂源昔□渐师友,尚齿今谁问[以下原残缺三面,每面十行,行二十字]

歙州江见底,录事亦如之。休吏早封印,访僧閒著棋。旧鞍羸马出,矮屋破帘垂。行处与住处,官清人不知。

结茅种杏在云端,扫雪焚香宿石坛。灵祇不许世人到,忽作雷风登岭难。

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江凫啸风雨,山鬼泣朝昏。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通籍在金闺,怀君百虑迷。迢迢五夜永,脉脉两心齐。步履疲青琐,开缄倦紫泥。不堪风雨夜,转枕忆鸿妻。

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持弓向外边。

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见《西清诗话》)香传天下口,□贵火前名。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咏茶》)园林将向夕,风雨更吹花。(以下见《吟窗杂录》)相思坐溪石,□□□山风。夕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落照》)五老峰前相见时,两无言语各扬眉。高人爱惜藏岩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