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宜州卜居七首·足堂

身外成亏万事,人间宠辱百年。
丝毫不挂念虑,一榻清风昼眠。

作品评述

《和马宜州卜居七首·足堂》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荣辱得失的超然态度和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

译文:
足堂
身外成亏万事,
人间宠辱百年。
丝毫不挂念虑,
一榻清风昼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人生的一切成败得失都是身外之物。无论是受人宠爱还是遭受人责备,这些荣耀和耻辱都只是百年人生中的瞬间。诗人没有丝毫挂念和忧虑,他向往着宁静自在的生活,只希望在清风徐徐中白天能享受宁静的午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他认为人生中的得失和荣辱都是暂时的,不值得过多的纠结和挂念。诗人追求心灵的宁静和从容,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享受清风的拂面,白天在午睡中找到片刻的安宁。这种超然的心态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由的追求。整首诗简洁明快,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宁静宜人的感受。

作者介绍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间遥。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飞花随蝶舞,艳曲伴莺娇。今日陪欢豫,还疑陟紫霄。

陆生昼卧腹便便,叹息何时食万钱?莫诮蹲鸱少风味,赖渠撑拄过凶年。

旋滴岩头石里泉,研朱将点洞灵篇。祇看壁外数千卷,胜走人间三百年。何事投心求妙友,便须穷力到真仙。竹间松径逍遥境,雅使仙翁瓷意眠。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年年如燕一还家,又访幽居过水涯。风雨满城春欲暮,山中犹有碧桃花。

山川古今路,纵横无断绝。来往天地间,人皆有离别。行衣未束带,中肠已先结。不用看镜中,自知生白发。欲陈去留意,声向言前咽。愁结填心胸,茫茫若为说。荒郊烟莽苍,旷野风凄切。处处得相随,人那不如月。

季历并公旦,均为未尽伦。吾评千万世,两个采薇人。

山头落日著窗明,花里来禽起笑声。岂有诗成须白傅,独於酒可置公荣。

天下有诛赏,固非君所私。太宗泣君集,意恐劳臣疑。至公一以废,智术相维持。哀哉功名士,汲汲尚趋时。

月澹黄茅路,烟明红叶村。有怀如阮籍,更赠一声猿。

气候如当日,山川似旧时,独来还独往,此意有谁知。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有泪沾脂粉,无情理管弦。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

黄梅作雨暗朝曛,山北山南路不分。知我与君非俗驾,晓天收尽五峰云。

浮云暗不见青天。

旧居三顾后,晚节重幽寻。野径到门尽,山窗连竹阴。昔年莺出谷,今日凤归林。物外凌云操,谁能继此心。

赤肉穿多孔,臭骨裹闲皮。已是不著便,更将描画伊。一柄拂聊为伴手,三世佛谁敢称师。鲸怒饮乾沧海水,月明烂烂珊瑚枝。

耿耿孤忠不自胜,南来清梦遶觚棱。驿门上马千峰雪,寺壁题诗一砚冰。疾病时时须药物,衰迟处处少交朋。无情最恨寒沙雁,不为愁人说杜陵。

宦途到处不黔突,惟有剑南縻岁月。屡游老泽苍玉嶂,疑是虚皇白银阙。松肪捣麦具晨餐,槲叶作衣胜短褐。泥饮不容繁杏落,浩歌常送寒蝉没。水边洞口适有遇,握手一言换凡骨。少陵老子未识真,欲倚黄精除白发。

昨朝热如焚,今日凉如水。岂惟悟天机。政自知物理。黄华一月赊,桂子数夕事。已办烹伏雌,相期泛浮蚁。

眉目古澗秋,须发寒岩雪。去就丛林出身,触动葛藤生舌。扬拂握拳,破关击节。雾变豹而草木光,雷趁蛟而山石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