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院七夕

过雨秋风洒客裳,长廊广厦更清凉。
不看云际痴牛女,细读文中古战场。
病骨未轻聊把酒,诗情欲适旋焚香。
敢辞秉烛分清夜,犹记槐黄昔日忙。

作品评述

《试院七夕》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秋风洒在游人的衣裳上,以及清凉的长廊和宽敞的厦宇,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云际痴牛女并不关注的态度,而是选择细读文中所描述的古战场。他提到自己身体仍未痊愈,但仍然愿意举杯畅饮,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诗情的渴望,以及对旋燃香炉的向往。最后,诗人勇敢地拿起蜡烛分辨黑夜,仍然记得忙碌过去的日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绘秋雨和秋风的景象,诗人创造了一种凉爽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中的长廊和广厦象征着安逸和舒适,与外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对云际痴牛女的不关注表达了他对现实琐事的淡漠态度,转而选择细读文中描绘的古战场,这显示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对古代战争的关注。

诗人提到自己身体仍未痊愈,却仍然敢于把酒畅饮,表达了他不畏疾病的坚强态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渴望诗情,希望能够在饮酒时唤起内心的激情,同时也向往能够旋燃香炉,以此来增添一种神秘的氛围。

最后,诗人勇敢地拿起蜡烛分辨黑夜,这表明他对于清楚认识现实的渴望和对过去忙碌日子的回忆。这一行动也象征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和对未来的勇敢面对。

《试院七夕》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历史情节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日下龙楼禁漏疏,朝衣犹自覆熏炉。五房人退文书静,闲看河州瑞麦图。

金汞定。富人荣非我景。子何忧。叹浮生鬓染秋。生慧草。早修心端的好。道胜侯。袖携云访玉楼。

心洞明,眼豁开。未后句,绝安排。未曾展卷,明月自来。

读书虽所乐,置之固亦佳;烧香袖手坐,自足纾幽怀。我生本从人,岂愿终不谐。其如定命何,生死一茆斋!

捻指过三月,又当春夏交。花残蜂课蜜,林茂鸟营巢。芳草生青霭,新篁长绿梢。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

把酒对江梅。个是花中第一枝。冰雪肌肤潇洒态,须知。姑射仙人正似伊。东阁赋新诗。惭愧当年杜拾遗。月里何人横玉笛,休吹。正是芳梢著子时。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在柱心题。

千古名山大道场,止因赋重遂荒凉。后之君子谁能弛,试向山前问老苍。

夷门昔日呈家丑,拈出无边栗棘蓬。今日瓯峰孤顶替,幸然无事又相逢。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金门晓,玉京春,骏马骤轻尘。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

忽闻射猎出军城,人著戎衣马带缨。倒把角弓呈一箭,满山狐兔当头行。

进即湮沈退却升,钱塘风月过金陵。鸿才入贡无人换,白首从军有诏征。博簿集成时辈骂,谗书编就薄徒憎。怜君道在名长在,不到慈恩最上层。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良冶动时为哲匠,巨川济了作虚舟。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

去年赢粟尚储瓶,又见新秧蘸水青。野老逢人说惭愧,长官清白社公灵。

晚雨潇潇急做秋。西风凉鬓已飕飕。烛花明夜酒花浮。醉眼定知非妙赏,□词端为□□留。想君泾渭不同流。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九江迷去住,群吏且因依。高木秋垂露,寒城暮掩扉。随云心自远,看草伴应稀。肯信同年友,相望青琐闱。

费尽胭脂捻得成,杨妃醉后越娉婷。定应梦着三郎事,吹老春风不肯醒。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