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纪事二十首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

作品评述

《汴京纪事二十首》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作品。这首诗以咏史的方式,描绘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历。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中文译文:
盘石曾闻受国封,
承恩不与幸臣同。
时危运作高城砲,
犹解捐躯立战功。

诗意和赏析:
《汴京纪事二十首》以纪事的方式,通过描写盘石(可能指城墙)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自身国家荣誉和个人奋斗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争环境,以及作者个人作为一名受封的官员所面临的困境和选择。

首句“盘石曾闻受国封”表达了盘石(城墙)曾经受到国家的赞誉和封赏,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第二句“承恩不与幸臣同”表明作者并不愿意与那些虚伪、贪婪的幸臣们为伍,他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正直。

接下来的两句“时危运作高城砲,犹解捐躯立战功”揭示了当时动荡的局势和战争的威胁。作者提到高城砲,暗示他参与了战争防御的工作,表现出他在时局危急时的勇敢和决心。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他愿意舍弃生命去立下战功的觉悟。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荣誉的忠诚与追求,以及他在逆境中保持正义和坚持自我价值的决心。它不仅揭示了宋代时期的政治风云,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官员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回合烟光叠翠屏,东南山水此为灵。莺花春学蓬瀛境,楼阁夜干牛斗星。古桧森罗烧药灶,彩云飘洒聚仙亭。辽天俯近归期鹤,澥谷旁连骇巨溟。紫陌红尘无一点。绿毛仙骨有千龄。当时听法谈玄者,环佩锵锵拱上清。

水光山影浮空碧。柳丝摇曳春无力。柳岸系行舟。吹箫忆旧游。旧游堪更忆。望断迷南北。千古恨悠悠。长江空自流。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志士喜功业,感时心易劳。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

黄金络马首,白玉作马鞭。盘旋不肯去,墙外看秋千。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野花垂路止人行,田水偏寻缺处鸣。近浦人家随曲折,插秧天气半阴晴。

今休阁铅黄,昔念长安远。出游写我忧,驾言岂顾返。撑舟度平湖,蜡屐试叠巘。境幽客更佳,风静日亦烜。尔仆毋告劳,我足尚忘蹇。眼明见孤山,地禁接上苑。却登灵隐寺,岩壑此其本。经行尽精舍,一一为排键。胜游固可继,况乃春未晚。所嗟虮虱臣,无术助龙衮。颇闻议深讨,将士

上天同云兮雨雪其霏,之子于钓兮在水之湄。鱼潜於渊兮不可求思,泌之洋洋兮可以乐饥。

拂槛晓云鲜。销暑楼危竦半天。曾是携宾当荐九,开筵。度水萦山奏管弦。黄菊映华颠。千骑重来已六年。楼下东流当日水,依然。更对周旋旧七贤。

皇道磨徹,载昭载晰。克彼有截,万国是悦。皇矣圣朝,绵尔瓜瓞。是崇是洁,万世贻厥。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江燕入朱合,海棠繁锦条。醉生燕玉颊,瘦聚楚宫腰。曾未分香去,尤宜著意描。谁能共吹笛,树下想前朝。

鉴禁疏云数道开,垂风岸柳拂青苔。银波玉沫空池去,曾历千岩万壑来。

九级耸莲宫,晴登袖拂虹。房廊窥井底,世界出笼中。照牖三山火,吹铃八极风。细闻槎客语,遥辨海鱼冲。禁静声连北,江寒影在东。谒师开秘锁,尘日闭虚空。

怎分晓。迷虚矫。爱恋家缘何日了。著尘嚣。著尘嚣。铁做人从,遭他火院销。猛悟无常非事小。跳出凡笼搜密妙。乐逍遥。乐逍遥。坎虎离龙,降来入玉瓢。

话旧全应老,逢春喜又悲。看花行拭泪,倍觉下楼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余酲索寞政须驱,多谢君能佩酒壶。回首林园重摇落,岸巾风月且须臾。不须相对哀囚楚,何日扁舟俱下吴。雅意从来在松菊,放言不用属莼鲈。

芳桂年年种,今秋两倍开。略无蜂敢傍,为是月中来。幸自晴多日,须拚醉几回。便教香杀了,犹胜别人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