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石

主人翁已强安名,何待区区唤一声。
坐得石头穿透底,依然打个不惺惺。

作品评述

《惺惺石》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诗词,以一块石头为主题,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惺惺石》的中文译文:
主人翁已强安名,
何待区区唤一声。
坐得石头穿透底,
依然打个不惺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石头为象征,通过描述石头的坚硬和不动摇来表达主人翁的心境。主人翁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名声,自身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不再需要别人对他的认同和赞美。诗中的“主人翁”指的是自己,而“石头”则是作者用来比喻自己的坚定和不可动摇的内心。

诗的开篇,“主人翁已强安名”,意味着主人翁已经自信满满,不再需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在社会上建立了一定的声望和地位,内心深处已经获得了一种平静和安定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何待区区唤一声”,表达了主人翁对外界评价和赞美的冷淡态度。他认为自己已经坐稳了地位,不再需要他人的肯定,无需对外界的评价产生过多的关注和依赖。这种傲慢的态度也彰显出主人翁内心深处的自尊和自信。

最后两句“坐得石头穿透底,依然打个不惺惺”,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石头的坚硬无比。即使坐在石头上,石头依然不会因此而变得软弱无力。这里的“石头穿透底”可以理解为主人翁的内心深处,意味着他的内心坚不可摧。而“不惺惺”则表达了他的坚毅和不可动摇的意志。

整首诗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寓意了主人翁内心深处的坚定和自尊。他已经在社会上建立了自己的位置和名声,不再需要他人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态度和坚定的自我认知为读者展示了一种独立自主、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外界评价时要保持内心的稳定和自信。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欲扣玄关访偓佺,人间无路铁鞋穿。郎邪旧约惊千载,嵩岳新来下二仙。肯把丹砂分药鼎,便将白玉种芝田。瓣香欲谢双岩过,却道龙溪合受拳。

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无因随鹿去,只是送人归。顶木晴摩日,根岚晓润衣。会于猿鸟外,相对掩高扉。

雨馀芳草净沙尘,水绿沙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宝相山前住,山中乐可涯。莺啼答春谷,犬吠隔山家。丽句题云叶,幽情醉润花。林香与岩气,日夕此亭佳。

将军不夸剑,才气为英雄。五岳拽力内,百川倾意中。本立谁敢拔,飞文自难穷。前时天地翻,已有扶正功。

旅泊惊秋意,尘沙变客衣。明星烂河汉,残月暗帘帷。风柳斜斜转,云帆片片飞。穷愁添别病,衰晚意多违。

昨夜虎丘山上望,一轮明月照苏州。

篮舆轧轧度成阴,鹭起冲波鹊噪林。当子倚阑成句警,政余拥褐坐檐深。裴回更尽高楼览,空阔思收远壑音。笑谢主人能命酒,不然寒甚不能吟。

已回邻面三年粉,又结寒丝几许冰。

频婆随我泛江湖,更到南方一物无。相识只馀孤屿鸟,真看那有丈人乌。

山中多桂树,亭亭傍幽岩。微风发秋香,十里穿松杉。谁歌招隐词,吾生付长鑱。

昔人躭隐约,屠酤身亦安。矧伊丛古书,枕藉於其间。读书博诗趣,鬻书奉亲欢。君能有此乐,冷淡世所难。我本抱孤尚,为贫试弹冠。欲和南薰琴,秋风欻戒寒。恬无分外想,剩有日晷閒。阅书於市廛,得君羁思宽。诵其所为诗,刻苦雕肺肝。陶韦淡不俗,郊岛深以艰。君勇欲兼之,日夜

神草如蓬世不知,壁间墙角自离离。辛盘空芼仙人杖,药斧惟寻地骨皮。千岁未逢朱孺子,四时堪供陆天随。霜晨忽讶春樱熟,閒摘殷红绕断篱。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画船夜听孤山鹤,铁笛晓惊西竺猿。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尊。

水国微茫境不凡,箨冠萝带芰荷衫。云归洞口鹿常卧,叶落巢门鸟自衔。采药道人过峭壁,汲泉童子下层岩。名山书卷封题处,多少烟霞护玉函。

恳辞金殿得班春,藁箧相从素濑滨。坐阁仍题修史笔,去乡犹是受经人。浮云富贵心知厌,淡水交游老更新。三叹来章深意在,肯容冠绶久生尘。

淡薄梳妆轻结束。天意与、脸红眉绿。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一饷无端分比目。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未论知已定谁欤,却恐春皋失故吾。穷老不随时世薄,行藏犹识圣人污。陶元亮已觉今是,祁孔宾毋费夜呼。便拟耕桑教豚犬,不令渠辈指之无。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湖上青山古会稽,断云漠漠雨凄凄。篮舆晚过偏门市,满路春泥闻竹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