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普圆寺二首

芒鞋侵晓踏青霜,九里松阴引兴长。
云雾浅深山变态,风烟舒卷水晶光。
千岩寒月笼疏薄,一笛西风度渺茫。
短艇不来人意懒,谁知搔首正相望。

作品评述

《宿普圆寺二首》是宋代赵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芒鞋侵晓踏青霜,
九里松阴引兴长。
云雾浅深山变态,
风烟舒卷水晶光。

千岩寒月笼疏薄,
一笛西风度渺茫。
短艇不来人意懒,
谁知搔首正相望。

中文译文:
清晨,霜气侵袭芒鞋踏在泥土上,
九里外的松树阴影引发起我的兴致。
云雾浅深间,山峦变幻莫测,
风烟舒展,如水晶般闪耀光芒。

千岩之中,寒冷的月光洒下,笼罩着稀薄的景象,
一声笛音伴随着西风,飘渺而遥远。
短艇未到,人们心情懒散无所期待,
谁能知晓,我正抚首凝望着远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致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用“芒鞋侵晓踏青霜”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霜气凝结在芒鞋上,带出了清新的气息。接着,诗人写到九里外的松树阴影,这里的松树阴影被描绘得引人入胜,使诗人的兴致得以延续。

接下来,诗人以云雾和山峦为背景,描绘了山峰间变幻莫测的景象,云雾的浅深变化增添了神秘感。风烟舒展,如水晶般闪耀光芒,为整个山水增添了一层美丽的光晕。

在第二首中,诗人以“千岩寒月笼疏薄”来描绘山谷之中寒冷月光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空灵、淡远的感觉。一声笛音伴随着西风,给人以渺茫之感。

最后两句“短艇不来人意懒,谁知搔首正相望”,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意境和情感。短艇未到,人们心情懒散无所期待,而诗人却在远方凝望着,暗示了他对未知的向往和思考。

整体上,《宿普圆寺二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描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沉浸其中,感受自然的美和诗人的情感流露。

诗词推荐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古庙炉灰冷,长江烟水寒。再三捞摝得,难上酒台盘。

帝里春光正,葱茏喜气浮。锦铺仙禁侧,镜写曲江头。红萼开萧阁,黄丝拂御楼。千门歌吹动,九陌绮罗游。日近风先满,仁深泽共流。应非憔悴质,辛苦在神州。

昔别容如玉,今来鬓若丝。泪痕应共见,肠断阿谁知。

旨酒既献,嘉殽乃迎。振其鼗鼓,洁以铏羹。肇禋肇祀,或炮或烹。皇尸俨若,保飨是明。

寥寥古道独开门,一见无言心已闻。别后黄尘留四月,坐来清雨洗三分。鳞鳞秧活方吞水,翼翼山飞欲舞云。此景此生如此酒,证明耐久有南薰。

自是去凶明国是,毋轻函首启戎奸。

把酒思閒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月下低眉立,灯前抱膝吟。凭君劝一醉,胜与万黄金。

侬出青桑下,郎来渌水边。相看成自语,马脱珊瑚鞭。

白发苍颜五十三,北风不竞又来南。宦情於我蜡来淡,世味从渠密样甘。乌哺劬劳恩未报,雁行凄断痛何堪。记生纵有一樽酒,忍与妻孥共醉酣。

江海张公亦壮哉,雪蛆生处守边来。绵裘六月冰如铁,土焙三更冷似灰。栈踏曾云归蜀道,船欺急淖下瞿堆。沙头病士眠初熟,又见征人万里回。

图形期自见,自见却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身外身。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堪笑予兼尔,俱为未了人。

有恨无人可放心。闲吹柳絮度青林。偶然省著前年事,仰面听莺堕玉簪。

雨收霰止绝纖埃,压瘴迎丰光已开。欲积忍将靴踏去,初飘喜着袖盛来。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不解高楼办歌舞,典衣亦合买新醅。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万国睡未觉,一声鸡已知。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

天其或使不轻飞,有待随轩故作心。风静圆虚才半夜,雪随精意若前期。影藏寂寂沙头鹭,寒入青青垅首岐。千里欢谣归太守,邦人固已播声诗。

昼阑万骑忽东行,鼠伏荒村命羽轻。隔壁但闻风雨过,人人顾影贺更生。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