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赋飞雪数片

雨收霰止绝纖埃,压瘴迎丰光已开。
欲积忍将靴踏去,初飘喜着袖盛来。
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
不解高楼办歌舞,典衣亦合买新醅。

作品评述

诗词:《再次韵赋飞雪数片》
作者:方回(宋代)

雨收霰止绝纤埃,
压瘴迎丰光已开。
欲积忍将靴踏去,
初飘喜着袖盛来。
微微糁体寻生粟,
稍稍粘枝辄乱梅。
不解高楼办歌舞,
典衣亦合买新醅。

中文译文:
雨停了,霰雪也停止了,尘埃散去。
厚重的瘴气被丰盈的阳光吞噬。
渐渐地,我忍不住要踩着靴子去积雪,
初次飞舞的雪花欢喜地附着我的袖子。
微微粘粘的雪团里寻找着存活的谷粒,
稍稍沾满枝头,又纷乱地落在梅花上。
我不明白为何高楼上要举行歌舞盛宴,
庆贺的衣袍也与新酒一同购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雨停的时刻,霰雪也逐渐停下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的变化,感受到了瘴疠散去带来的清新和阳光的明媚。他内心的喜悦使他无法抑制自己,他想踩在积雪上感受一下初次飞舞的雪花,这也是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渴望。

诗中的微微糁体寻生粟,稍稍粘枝辄乱梅,表达了雪花的纯净和寒冷,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雪花微微沾附在梅花上,给梅花增添了几分妖艳和美丽。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繁华和娱乐场所的不解,他不明白为何高楼上要举行歌舞盛宴,也不明白为何人们要花钱购买庆贺的衣袍和新酒。这也是诗人对于世俗和物欲的反思,他更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反思了世俗的繁华和物质追求所带来的困惑和疑惑。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不伴人间桃李群,炎曦与傅渥丹匀。南州几岁供怀橘,北阙何年可献芹。

湖气酿为雾,层裹蚕栗纸。玄鸟白鸟飞,错列都贴水。复穿堤树去,余影亦谲诡。匡君下重帷,深严漱岩髓。虎豹为之驯,鸾凤为之使。想得五老过,天风韵棋子。道机孰能隔,握琖笑相指。瞬垂青云梯,吾从此逝矣。

圣谟洋洋,网纪四方。孙我髦士,观国之光。遐不作人,而邦其昌。以燕天子,万寿无疆。

高台无地曲池平,漂泊勾吴宿古城。一岸溼云沈夜色,四山凉叶下秋声。

来守孤城忽两朞,可堪登眺又斜晖。经春不见流莺语,终日唯看乳燕飞。风舞新荷青袅袅,烟笼细柳绿依依。此邦纵美非吾土,莫怪山翁只念归。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罨画楼前初立马,隔帘笑语相亲。铅华洗尽见天真。衫儿轻罩雾,髻子直梳云。翠叶银丝簪末利,樱桃淡注香唇。见人不语解留人。数杯愁里酒,两眼醉时春。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梦中檐溜作滩声,幼竹新荷总解鸣。晓色满城浑是喜,更无一寸旱时情。

谢傅凄凉已老年,胡琴羌笛怨遗贤。使君於此虽不俗,挽断髭须谁见怜。

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鸥鹭惯来窥燕席,烟云无着护帘栊。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

神惟显思。不言而令。玉帛之礼。敢陈庄敬。奉如弗胜。荐如受命。交于神明。悫于言行。

阻风桑落洲,悠然见庐山。白雪满莲峰,皓矗九霄间。新晴破积阴,天定豁开颜。玩图仰斯人,怀古涕潸潸。淮拟进扁舟,蹑屐登螺鬟。饱谙风月归,庶几虚还。

我归无时,视汝长久。孰为沮溺,风雨相耦。筑室车皋,取足南亩。后稷为烈,夫岂一手。

自昔番禺统府雄,君恩暂许领元戎。不羞短发垂肩白,且爱前旌照眼红。笔久不灵妨草檄,臂新无力怯开弓。即今超距多枭俊,安用辎车载此翁。

满箔春蚕得茧丝,家家机杼换新衣。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得夫心无半点,圣凡机裂千差。终日山禽聚集,且无个去衔花。

月浸虚庭夜未央,一枝静对白云乡。三生自结玄都约,来伴疏梅到玉堂。

晨曦出没雾交流,独唤江船立渡头。岚光映县居民丽,红叶漫山客意愁。溪云欲作今朝雨,崖菊犹含旧岁秋。此日还归追曩事,孤生泪尽黑貂裘。

四纪袆衣盛,两朝长乐尊。九州贡甘旨,万乘问晨昏。明辟归元子,嘉谟赉孝孙。群生资后土,难答化光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