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柏台山僧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作品评述

《题柏台山僧》是唐代于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柏台山上的景象和心境。僧人居住在山上唯一的房间里,面对着山脉入定修行。他走在山路上,来到孤壁前,持斋时听到远处的钟声。枯萎的藤蔓离开了旧有的树木,朽烂的石头从高峰上坠落。这位僧人并没有在云间看到任何景象,也许只在梦里才能遇见。

赏析:
《题柏台山僧》通过描写柏台山上的景物和僧人的心境,表达了禅修者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首先,诗中描述了僧人所居住的地方,上方唯一的房间,展现出僧人追求宁静与超脱的生活方式。禅定对山容,说明了僧人修行时通过对山景的凝视来达到内心的静定。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僧人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行道临孤壁,表现了僧人独自一人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孤独和坚定。持斋听远钟,则是僧人在行走中静心聆听远处钟声的修行方式。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枯藤离旧树和朽石落高峰,表达了时光流转、万物腐朽的意象。这些景物的衰败与僧人修行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则表达了僧人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与期望。僧人无法在云间看到超凡的景象,但可能在梦中遇见。这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的追求与憧憬。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僧人修行的景象和内心的追求,通过山水景物的对比和抒发,表达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越尘世的情感。

作者介绍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诗词推荐

一峰如龟横,得自禅翁说。众山迤逦来,宛然此前列。

垂晚相携手,飞谈入理微。前修推大雅,晚辈际真依。君去纡朱绂,吾将老布衣。相敦各千载,别泪不须挥。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欹冠枕如意,独寝落花前。姚馥清时醉,边韶白日眠。曝裈还当屋,张幕便成天。谒客唯题凤,偷儿欲觇毡。失杯犹离席,坠履反登筵。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卧龙髯乍磔,栖蝶腹何便。阮籍供琴韵,陶潜馀秫田。人逢毂阳望,春似永和年。顾我非工饮,期君行见怜。尝知渴羌好,亦觉

津木始凋霜,溪梅已飘素。河山自殊方,景物宛如故。悠悠川陆行,日日年华度。迁客未停舟,江烟欲成暮。

何期踪迹又迟留,行止於人自不由。梦境固知空似蚁,生涯却笑拙于鸠。碧涵一镜晴天阔,翠拥千峰宿雨收。从此公馀须杖履,未应草草度春休。

闪烁旌旗骤往来,几人遥望起疑猜。此时若得樊公脚,一踏鸿门两扇开。

秦望山前撞老爷,一拳打得鼻头喎。衲僧气息都忘了,无复寻香嗅杂华。

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故园三径废,余俸一钱无。望道心常渴,观书眼欲枯。宦游归自好,不必为蓴鲈。

舞羽诸羌伏,销兵万汇苏。只应黄纸诰,便是赤灵符。

天暖酒易醺,春暮花难觅。意行到南园,杏子半红碧。轻风动高枝,可望不可摘。耸肩跂一足,偶尔攀翻得。攀条初亦喜,折条还复惜。小苦已自韵,未酸政堪吃。聊将插鬓皈,空樽有余沥。

青春浩无际,白日乃迟迟。胡为赏心客,叹迈此芳时。瓯粤迫兹守,京阙从此辞。茫茫理云帆,草草念行期。纷吾结远佩,帐饯出河湄。太息东流水,盈觞难再持。

山居尠欢悰,理策事遨嬉。嵚岑属初霁,眺览得所宜。悬崖有飞瀑,注壑从凉飔。蒙蒙喷雾雨,冉冉含烟羲。清泠讵可汰,驶激畴能陂。会心欣有得,徙倚不知疲。雁荡境千里,香炉天一涯。平生未能瞩,昏旦矧欲窥。何如兹山溜,若与幽人期。他年营菟裘,舍是将安之。

青枫湖上村,绿蓑舟中客。云兴山叠见,海近地势坼。悠然沧洲趣,宛与麈世隔。虽云食不足,麤免婚嫁责。渥丹未辞镜,衰白幸满帻。明当鼓枻行,放浪穷七泽。

欹右堂空怒翼垂,清泉赴壑两鱼嬉。道人强欲安楼宇,闲却南边一半句。

所忠无处访相如,风笈尘编迹尚馀。惟有孝标情最厚,一编遗在茂陵书。

闲坐初台爱柳林,亲操短棹遂出寻。半湾新涨飘英合,数迭苍山落照侵。衔寺岚光穿笑语,卧桥塔影带晴阴。面墩更脱吹笳地,为接源头湿夜吟。

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

冉冉忘年往,纷纷厌事来。庭除多草莽,几砚亦尘埃。园为畦蔬到,门因汲水开。偶闻林鸟语,太息又春回。

老还东观复怀铅,坐对秋风鬓飒然。怨曲未平曾破瑟,故疮虽愈尚惊弦。萧条门巷张罗外,閴寂曹司搁笔前。借问不才为累否,古来山水尽天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