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北京太师丞相潞国公创作茅斋之什

地僻诛茅后,堂幽搆厦馀。
谁知冶城望,更作傅岩居。
净供香厨饭,真籤蕊笈书。
因公高世想,转忆旧田庐。

作品评述

《次韵和北京太师丞相潞国公创作茅斋之什》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地方偏僻处罚茅草后,家中的堂屋幽静宜人。谁能体会到这座炉城的美景,更有幸能在傅岩的居所作客。香饭在幽静的厨房里备好,真诚的笔记和书籍摆放整齐。因为公务繁忙而身处尊贵的世界,还会不禁回忆起过去的田园生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茅斋中的生活情景,茅斋是指位于偏僻地方的茅草屋。作者将自己的居所描绘为一处幽静宜人的地方,充满了安逸和宁静。他感叹人们很少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而自己有幸能在傅岩的居所中体验到。在这个隐居之地,作者能够静心思考,享受纯粹的生活。尽管作者身处高位,承担重要的公务,但他仍然会怀念过去简朴的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茅斋的美景和作者的心境。通过对茅斋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幽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茅斋作为一个隐居之所,成为了诗人思考和放松的场所。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现状和过去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朴素生活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净供香厨饭和真籤蕊笈书,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诗情感平和而恬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田园生活的怀念。诗词的语言简练而形象,通过对茅斋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理想和追求。同时,诗人的感叹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真实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玉署三时晓,金羁五日归。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闲扉。池镜分天色,云峰减日辉。游鳞映荷聚,惊翰绕林飞。披襟扬子宅,舒啸仰重闱。

飘飘仙袂缕黄金。相对弄清音。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危石参差上霄汉,中涵万壑冰玉清。与谁流出洗尘滓,遗我一林风雨声。

潮来潮去白洋沙,白沙女儿把锄耙。苦海熬乾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百丈牵船上御河,客中送子奈愁何。柁楼晚饭鲂鱼美,细雨微风水不波。

淮南鸡犬上云端,底事先生独世间。上界应嫌官府足,不如平地且骖鸾。

口食阳翟粟,身衣阳谷丝。二物不相即,饱暖常不时。老史知我穷,一岁一奔驰。方暑劝脂车,苦寒伺来归。嗟我垂老年,未免忧寒饥。老史甚忠信,但恨性重迟。事我三十年,闵闵不相离。我门了无求,辛苦终不辞。平生金石交,至此或已携。老史未易得,试复养其儿。

太极分阴阳,物物具两仪。乾坤互南北,坎离迭东西。四时有见伏,昼夜有荡推。夫人迁於物,由之而不知。主淫一为沴,大命医所司。或当暑而裘,或御冬而絺。或学制而伤,或助苗而萎。其间号为儒,亦以身尝医。江西有曾君,解后荆江湄。暇日与之语,切磋及幽微。榜人趣行迈,欲别

五贼追奔十二宫,白头寒士黑头公。明朝一饭先书籍,安用研桑作老翁。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昭

艳杏夭桃日日稀,空余涉气尚迟迟。谁人为作留春计,莫放风花自在飞。

晚牧归来月在山,夜深茅舍不胜寒。栖乌欲动催翁起,快傍烟汀把钓竿。

枝垂云碧长,心展鹅黄嫩。无力倚阑时,扫尽漫山杏。玲珑影结阴,蕴藉香成阵。谁为祝东风,更莫催花信。

碧崖道士拍洪肩,白水真人觅玉泉。我似东轩无一物,阁山风月不论钱。

东田小籍选新声,歌吹胡琴色色精。客少有时全不用,天然水竹湛余清。

晓雨初收翠霭浓,此番二十四番风。忽惊春暮翻为雪,乃是杨花飞满空。

家住涪江汉语娇,一声歌戛玉楼箫。睡融春日柔金缕,妆发秋霞战翠翘。两脸酒醺红杏妒,半胸酥嫩白云饶。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

老来山水兴弥深,不在长安侠少林。它日只为林下计,不将锦被作呻吟。

大樗大椿等类,率是内篇寓言。我谓惠王瓠种,合种庄家漆园。

箧中每阅所藏书,长忆潇湘九宛余。一别十年身尚健,恨无飞羽过匡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