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九旗云布临嵩室,万骑星陈集颍川。
瑞液含滋登禹膳,飞流荐响入虞弦。
山扉野径朝花积,帐殿帷宫夏叶连。
微臣献寿迎千寿,愿奉尧年倚万年。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九旗遮云布满嵩山寺,
万骑星辰陈列于颍川。
仙泉中富含滋润之液,
流水穿山为虞弦歌唱。
山门野径上积满了朝霞,
帐殿和宫殿中绿叶相连。
微臣献寿以迎接千寿,
愿效尧年倚仗万年之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季子写的,题目中的"奉和圣制"表明此诗是受命于皇帝,按照圣旨所作。诗人以夏日游览石淙山为题材,描述了山景和皇帝统治下的盛世景象。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嵩山寺的景象,形容丰富的云雾(九旗遮云布满嵩山寺)和星星点点的骑兵(万骑星辰陈列于颍川),展示了山寺的壮丽景色,也隐含了皇帝统治下的威严气象。

接着,诗人用"瑞液"和"飞流荐响"来描绘山上的仙泉和流水,形容其滋润和奔腾之势。瑞液象征着祥瑞和吉祥之气,而流水如琴弦般奏响宫廷音乐,烘托出山上祥和的氛围。

然后,诗人描绘了山门野径上积满了朝霞,表现了山间的美丽景色。帐殿和宫殿中绿叶相连,形容了山上茂密的树叶景象,也传达着丰收和繁荣的信息。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忠诚和向往。他表示愿意献上自己的寿命,以庆贺皇帝的长寿,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尧帝,倚仗万年。

整首诗以山景为背景,以丰富的描绘展示了皇朝治世的盛况和诗人对皇帝的忠诚与崇敬。诗歌语言简练,节奏抑扬顿挫,使人倍感庄严肃穆之意。

作者介绍

[唐](约公元六八五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后垂拱初前后在世。工诗。咸亨中,(公元六七二年左右)登进士第。武后称制,官司封员外郎。季子所作诗,今仅存七首于全唐诗中。

诗词推荐

百年一瞬息,万事皆尘埃。所以身后名,不如掌中杯。山园足花草,雨露相先开。独有崖下松,春风不曾来。青林晓霜重,百戟颜如灰。苍髯五大夫,郁郁何佳哉。

为客久未归,寒山独掩扉。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天远云空积,溪深水自微。此情对春色,尽醉欲忘机。

声犹在耳鸟关关,过眼庭阴作午班。香篆静中便细看,绿萝新处得高攀。

车声尽日滑黄泥,怕听空桑叫竹鸡。风雨不知春早晚,柳条拖绿半江低。

递诗筒元白旧裁製,规模传至今。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夜寒枕席跳霰珠,夜深我睡霰亦无。未晨仆起萦炊火,怪见满地琼瑶铺。我行至此不得止,但倚红酒为先驱。路逢十店九闭户,苦寒正自无薪刍。终然著地即化去,造物何用劳工夫。前山欲融未融处,玉龙浮动青珊瑚。藤梢竹刺时点缀,寒食野花栖路隅。小车行雪真有益,平生看画无此笔。

悲秋应亦抵伤春,屈宋当年并楚臣。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

山头望,波光泼眼。

寒北重欣借寇君,琵琶曲里奏功勋。校书百帖高连屋,种柳千行翠入云。鲁国到门诸弟子,渔阳回席旧将军。太干销尽干戈气,闲却袁家倚马文。

狂风几日涨黄尘,篱外桃花忽照人。不有繁花慰逐客,二年不识浙江春。

王日钦哉,无爱斯牲。登我元祀,亦有皇灵。以将以享,或剥或烹。大夫之俎,天子之诚。

待漏造王庭,威位盛莫京。纷纶簪组列,清越佩环声。礼饮终三爵,韶音举九成。永同凫藻乐,千载奉升平。

隆乾先绪微如线,负荷常忧力量轻。已矣学农并学圃,非惟惭长亦惭卿。沂源昔□渐师友,尚齿今谁问[以下原残缺三面,每面十行,行二十字]

歙州江见底,录事亦如之。休吏早封印,访僧閒著棋。旧鞍羸马出,矮屋破帘垂。行处与住处,官清人不知。

结茅种杏在云端,扫雪焚香宿石坛。灵祇不许世人到,忽作雷风登岭难。

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江凫啸风雨,山鬼泣朝昏。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通籍在金闺,怀君百虑迷。迢迢五夜永,脉脉两心齐。步履疲青琐,开缄倦紫泥。不堪风雨夜,转枕忆鸿妻。

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持弓向外边。

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见《西清诗话》)香传天下口,□贵火前名。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咏茶》)园林将向夕,风雨更吹花。(以下见《吟窗杂录》)相思坐溪石,□□□山风。夕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落照》)五老峰前相见时,两无言语各扬眉。高人爱惜藏岩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