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

邦计动宸衷,时贤莅浙东。
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
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
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
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
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
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
旋种烟莎迳,闲科雨竹丛。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移石情无倦,抄书俸不充。
晨餐烧露笋,秋句写霜枫。
棋阁连花坞,书窗映烛笼。
僧传床树法,客献递诗筒。
饮席螺为盏,吟舟苇作篷。
按琴苔院冷,捣药月堂空。
清白成家计,操修达圣聪。
即徵归象阙,清秩冠鸳鸿。

作品评述

国家计划动摇陛下的心意,当时的贤人在浙东。
量宽吞渤懈,气直禀空洞。
捧诏瑶池下,语言班玉笋中。
粮食萧相国,制礼叔孙通。
措施敦促儒者的行为,谈和谐有古代风俗。
希望正在考虑旧政,江南站成功。
官吏畏惧严寒霜冻白,百姓歌唱爱天红。
勤王虽然运用智慧,修道是妨碍你。
旋种烟莎经,熟悉科雨竹丛。
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
移石情不厌倦,抄书俸禄不足。
早餐烧露笋,秋霜枫句子。
棋阁连花坞,书窗映烛笼。
僧传床树方法,客人进献递诗筒。
喝席螺为盏,在船上作帆。
按琴苔院冷,捣药月堂空。
清白成家计划,修养传到皇帝的耳朵。
即征回象网,清洁级成年鸳鸿。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诗词推荐

青尽池边柳,红开槛外花。数时长病酒,今日且分茶。

黄邑于公乞修行论修行,翁甚喜,津堪作琼浆。清火赫,颠倒吉还昌。显金乌甚朗。中现、玉兔精详。谈正,处暑气变成霜。当。内宝,珍珠璧,一一收藏。尤良善善,性烛施张。现灵明愈耀,中土、本有真光。冥点,烟散尽,堪庆满庭芳。

何人筑斯堂,刻意在承志。永怀霅川翁,清标作时瑞。

月暗风林静,斗垂霜夜清。疏灯隔树小,暗水历船鸣。学字声形苦,紬书卜祝轻。此身南北惯,随处有平生。

士女梅花插满头,一川人日恣嬉游。贤侯可是知民意,特地江干驻碧油。

月中仙子种娑罗,树底遥山隔绛河。吹落秋声向何处,紫幹窗户晚凉多。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此地天教著放翁,舍傍烟树晚空蒙。一无可恨得归老,寸有所长能忍穷。东作己趋尧旧俗,南薰方咏舜遗风。谢安勋业能多少,枉是??起剡中。

草上红多枝上稀,芳条绿萼忆来时。见桃著子始归後,谁道仙花开落迟。

寒窗危竹枕,月过半床阴。嫩叶不归梦,晴虫成苦吟。酒无通夜力,事满五更心。寂寞谁相似,残灯与素琴。

怪来莺蝶似凝愁,不觉看花暂湿头。疏影未藏千里树,远阴微翳万家楼。青罗舞袖纷纷转,红脸啼珠旋旋收。岁旱且须教济物,为霖何事爱风流。

江上蓼花红似血,江头沙碛明如雪。前山后山寂无人,一犬夜吠松梢月。

道人跨鹤遍天涯,伟观绝景收拾归。点头濡墨茅屋下,乘兴吐出胸中奇。百尺生绡冰样洁,落笔一埽风雨驰。远水拍天穷万折,怪石硗确蹲熊罴。槎石古木蛟龙走,断云寂寞无心飞。淡妆浓抹西子面,天梯石栈猿猱悲。野骑残僧小桥险,酒帘渔棹摇斜晖。生绡有限意难尽,兀坐静境窥天机。

三春乐事揖兰亭,驻旆名园敞绣扃。酒盏绿深须露白,花梢红少已多青。宾裾特盛人间会,公衮能忘物外形。化笔暂归诗句里,清风一诵醉还醒。

丫髻之中,明藏两吉。师名顶戴休更易。钟离昔日亦如斯,姚公仿效宁无益。性烛修完,命灯挑剔。灵光朗照知无极。迎仙客唱踏云行,瑶台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心存即鹿叹无虞,画地虽工理反疎。直枉已传天子诏,厚诬犹见监奴书。傥令甬道真难继,未必都曹可遂初。万里上流关社稷,不知天意竟何如。

归矣黄夫子,清愁叶叶风。深知疑我独,无补与人同。天地年年老,江河日日东。相思有新语,并寄鲤鱼中。

谁肯甘心薄幸名,南艤北驾怨三生。劳人只有空王谅,那向如花辨得明。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