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渊明有意自忘言,真处如今底处传。
客子若来问真意,镜中人影水中天。

作品评述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题刘德夫真意亭二首

渊明有意自忘言,
真处如今底处传。
客子若来问真意,
镜中人影水中天。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名为刘德夫的人建造了一座名为"真意亭"的亭子。诗人杨万里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自己对这座亭子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第一句"渊明有意自忘言",意味着刘德夫深藏心中的真意,不愿言说。"渊明"是指刘德夫,他有着深邃的思想和意图。"自忘言"表示他不愿意将这些真意言说出来。

第二句"真处如今底处传",表达了刘德夫的真意在亭子中得以传承。"真处"指的是真意所在的地方,"如今底处传"表示这些真意一直传承至今。

第三句"客子若来问真意",意味着如果有人来到这座亭子,询问其中的真意。"客子"指的是来访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意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一句"镜中人影水中天",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亭子中的景象与镜中的人影、水中的天空相对应。这句话意味着亭子中的景象如同镜中的人影和水中的天空一样,具有虚幻和超越现实的意味。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刘德夫真意亭的赞美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亭子中的景象,表达了对真意的追求和对超越现实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间,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一日一夜雨如倾,北山山顶垂天绅。是间去海只咫尺,缓流何用走踆踆。

宝历迎新露荚残,水日宫殿晓光寒。日陪仟仗温风转,云护神驱瑞霭盘。苇戟载颁均帝祉,桃弧一射致民安。威容曾许云中见,又对彤墀得细看。

浊醪能使客忘家,屈指归期已有涯。鱼化昨宵惊细雨,鹿鸣他日饮寒花。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太守况兼乡曲旧,会须投辖止行车。

枕稳衾温梦乍回,閒居不怕漏声催。天明更欲从容睡,长被孙儿恼觉来。

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君何不烧自家用,何必苦心送给人。

虎穴魔宫阔步挨,犁耕拔舌待君来。摩云鼻孔须胡品,闹裹相逢鬼擘开。不离刀山居马腹,便从炉炭入驴胎。一句子,不须猜,虾蟆头上戴青苔。延宾岂在预安排。换手捶胸何处去,

秋到三山呈瑞气,斑斑绣虎广章。早分桂殿一枝香。婉谋参幕府,华署等朝行。驾月姮娥来献寿,胜如昨夜辉光。十分满劝紫霞觞。年年花萼宴,相约侍君王。

刮膜神方直万金,国医曾费一生心。可怜髽髻提篮者,也有盲人问点鍼。

多病侵寻鬓欲秋,自惭何止四宜休。青松十里嵩源路,醉倒仙台是乐丘。

我不望汝,勋业济时。纵得入侍,朝夕论思。欲供子职,何如在兹。人能尽孝,忠岂远而。

八请犯天颜,今朝出汉关。浑如倦飞鸟,日暮傍巢还。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年年中使先春来,晓宣口敕修花台。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

夜来细雨暗冥冥,晓起秋容入画屏。水色净涵天影碧,林梢微露远峰青。嫩黄稼卧衡从亩,老翠柳拖长短亭。一晌西风醒睡眼,端如痛饮读骚经。

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畜。敢遣良工开岩,要使珍材过天目。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鸜鹆。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公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

竹刺藤梢未易攀,一杯红酒酹荒菅。携儿不敢高声哭,僧录新来住此山。

幽光冷艳照前坡,花下期君不啻过。木落江空岁年晚,此诗朋友望西河。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雨帘不卷。空碍调雏燕。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音尘断。画罗闲扇。山色天涯远。

晋代豪华不数家,万钱下箸未为奢。客来只是家常饭,豆粥萍虀费咄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