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傩

宝历迎新露荚残,水日宫殿晓光寒。
日陪仟仗温风转,云护神驱瑞霭盘。
苇戟载颁均帝祉,桃弧一射致民安。
威容曾许云中见,又对彤墀得细看。

作品评述

《观傩》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宝历迎新的景象,以及作者亲眼目睹和细细观察这一盛况的情景。

诗词中文译文:

宝历迎新露荚残,
水日宫殿晓光寒。
日陪仟仗温风转,
云护神驱瑞霭盘。
苇戟载颁均帝祉,
桃弧一射致民安。
威容曾许云中见,
又对彤墀得细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宝历迎新的场景为背景,展示了一幅盛况空前的景象。作者通过描写宝历的到来,突出了这一时刻的庄严和重要性。

诗的开头描述了露水滴落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早晨的清新和宁静。接着,诗句中的“水日宫殿晓光寒”描绘了宫殿中透过晨光的冷寒氛围,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下一句“日陪仟仗温风转”,描绘了迎接宝历的盛况。这里的“仟仗”指的是千人护卫,而“温风转”则显示了这样一个喜庆的氛围。接着,“云护神驱瑞霭盘”表达了祥瑞云彩环绕的景象,预示着吉祥和幸福的到来。

接下来的两句“苇戟载颁均帝祉,桃弧一射致民安”突出了皇帝的威严和慈爱。苇戟是帝王的象征,颁发祖国的恩惠给百姓,而桃弓则象征着君主的英武和威能。这两句诗展示了皇帝的威仪和慈爱,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最后两句“威容曾许云中见,又对彤墀得细看”表示作者曾在云中目睹过皇帝的威仪,现在又站在彤墀之上仔细观察。这显示了作者对皇帝的景仰和对盛况的细致观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宝历迎新的盛况,通过对景物和情景的描写,展示了皇帝的威仪、慈爱以及作者对这一盛况的赞叹和敬仰之情。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宋代社会中皇权的威严和慈爱,以及人们对皇帝的景仰和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洋归似梦,未见奈思何。险向闻方半,忧非到始多。薄衫寒远雨,旅色带余波。莫叩南询意,灵山肯漫过。

钟山抱蓝田,水木含清气。爱尔静者居,草堂在山翠。帘栊映竹开,几席侵花置。野客载酒过,山僧抱琴至。陶然接欢赏,邈尔成幽契。月出天海空,云生石门闭。岱溪樵唱来,沙头松声细。佳趣足淹留,远心更迢递。维时属休明,岩穴无遗弃。终南登捷径,北山裂荷制。予亦问山灵,斯人

老翁病起厌端居,随意东西不问途。霜野草枯鹰欲下,江天云湿雁相呼。空垣破灶逃租屋,青幔红灯卖酒炉。未畏还家踏泥潦,园丁持炬小儿扶。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克恭明神,降福乃岂。我膺受之,来燕来崇。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高僧七十未龙钟,飞锡飘然百里中。正欲逢场施手段,不妨临老入花丛。把茅便可传宗旨,一钵由来是祖风。直要空门高著眼,看渠拍手任西东。

烟篠环曲堤,飞轩俯幽渚。水容静可鉴,倒见城头树。青蒲矗尔秀,白鸟瞥然去。胜晤与时新,遂歌奚能叙。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近腊千岩白,迎春四气催。云阴连海起,风急度山来。尽日隋堤絮,经冬越岭梅。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霁添松筱媚,寒积蕙兰猜。暗涨宫池水,平封辇路埃。烛龙初照耀,巢鹤乍裴回。檐日琼先挂,墙风粉旋摧。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绮席陵寒坐,珠帘

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隔篱农叟遥相贺,□□□□膏雨来。

书余饮水枕么肱,四壁啼蛩诉不平。月色满窗诗骨冷,露华半枕梦魂清。西风岁岁长堤柳,流水朝朝沧海情。红叶山深无雁过,残砧几处捣愁声。

篱根醉倒任斜阳,隔夜茱萸便不香。莫把黄花遮破帽,教人见我鬓边霜。

这无为,先天造。有有无无,端的无穷妙。最上不空谁曾到。强曰为名,假作字之号。道真常,大秘奥。觉象圆明,得一元顿教。代代相承心印宝。厌尽傍门,独显真大道。

睡魔如瘧鬼,日日应期来。符篆烧难却,茶枪战不开。中宵翻醒去,当昼又潜回。应是五穷数,留君共酌杯。

梦魂惊断渺难续,卧听竹晨风泠泠。寒蛩争鸣绕四壁,缺月并堕横疎棂。平生细字发欲白,午夜短檠灯尚青。稻粱作计吾不愿,愿学沧海鸿飞冥。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

水深石可灶,水浅石可矶。多谢山中石,与翁不相违。

任重悠悠。生涯浩浩。善难拔茅。恶易蔓草。逆思药石。愻求非道。珠岂朝珍。璧宁国宝。想贤若焚。忧人如捣。

人须猛省,人须猛悟。独不省,独不悟,巧机越做。有日阎王知,差著个特俏措。**底、赶我来去。行到半路。泪珠无数。告鬼使,这里且暂停住。小鬼喝一声,莫要埋冤苦。对判官、你尽分诉。

从来此物最瞒人,术好多为造物嗔。若把天机会泄漏,罚教甘石一生贫。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若到金华拂云雾,不应容易见文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