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沈周的《丹僧》
拼音和注音
yóu zōng yòu zhú xián yún qù , cāng hǎi chóng lái wèi yǒu q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未有:未有wèiyǒu意思是没有。
重来:1.再来;复来。2.汉乐曲名。
游踪:游踪yóuzōng游历的路线。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深目流光口带髭,梵书真诀镇相随。
茅山道士烧丹伴,天竺先生授记师。
毛制氎袍寒日著,?装金碗食时持。
游踪又逐閒云去,沧海重来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