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于庵

{禾罢}稏围僧屋,檀栾隔槿篱。
月池聊濯足,雪壁剩留诗。
里社皆囷廪,钟鱼亦岁时。
平生松隐赋,回首十年迟。

作品评述

《仁于庵》是陈造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该诗描绘了仁于庵僧屋周围的景色和寺庙内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与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禾稼收割完毕,僧屋围绕着稻田,檀栾隔开了紫藤篱笆。月亮的倒影在池塘中,可以洗涤我的脚,雪壁上还留有前人的诗作。寺庙中的社稷都有丰富的粮食储备,钟声鱼儿也遵循着季节的规律。我一生都在隐居山林写赋诗,回首望去,十年过得太快。

诗意和赏析:
《仁于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安静而宁谧的田园景象。禾稼收割后的僧屋、紫藤篱笆和月亮的倒影在池塘中,都呈现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意境。诗人通过描写僧屋围绕在稻田周围,表现出农耕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融合。寺庙中的社稷丰收,钟声和鱼儿的季节规律,都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诗人在离开尘世的僧屋中,以隐居山林的方式写赋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倾慕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回首望去,发现时光过得很快,暗示了人生短暂而宝贵,呼唤人们珍惜当下,顺应自然的律动。

《仁于庵》通过清新的描写和深邃的感悟,将自然景物与人文之美相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宁静、向往自然的情感态度。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宁静与和谐的美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时光的关系,以及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买得一航月,醉卧出长安。平堤千里过尽,杨柳绿阴间。依约晓莺啼处,认得南徐风物,客梦恍惊残。重到旧游所,如把画图看。英雄事,千古意,一凭阑。惜今老矣,无复健笔写江山。天上人间知己,赖有使星郎宿,照映比尘寰。准拟五湖去,为乞钓鱼竿。

天马流行不见痕,黄钟吹签煦乾坤。坎离互处灵根峙,剥复机中硕果存。

拾遗羁旅鉴湖秋,太史崎岖禹穴游。只驾贰车良自足,更营三釜复何求。千山遍踏诗才冨,万壑临观史笔遒。稍待政成归魏阙,便从麟阁上螭头。

解组归来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凉。卷帘堂上檀槽闹,送客林间桦烛香。浅量已愁当酒怯,非才尤觉和诗忙。何人贪佩黄金印,千柱耽耽锁北冈。人间膏火正争光,每到藏春得暂凉。多事始知田舍好,凶年偏觉野蔬香。溪山胜画徒能说,来往如梭为底忙。老去此身无处著,为翁载插万松冈。

溪头梅是去年花,间月初长竹迳斜。向晚孤烟三十里,不知樵唱落谁家。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徐郎坐穷无几请,千里过我身将影。未办还辕梅雪漂,颇忆离家雁天冷。高郎表表今子云,等闲落笔诗中君。学力不为救饥分,归从夫子收奇勋。

湖水绿于染,野花红欲燃。春当三月半,狂胜十年前。小店开新酒,平桥上画船。翩翩幸强健,不必愧华颠。

笑贡生狂,日日弹冠,西望王阳。待泥封屡下,蒲轮不至,卖琅琊产,办舍人装。厚禄故人,黄金有术,何不分伊肘后方。他年老,三千里外,八十思乡。何如吾寿华堂。在丞相东山旧第旁。任王人亲至,不妨高枕,吾州盛事,更短邻墙。我学希夷,邀公共坐,游戏壶中日月长。山僧道,成

君看空谷自然空,声有洪纤应则同。正为中虚声自应,莫将应处做神通。

松滋闻古县,明府是诗家。静理馀无事,欹眠尽落花。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东流弱水不胜尘,汉武楼台空自陈。欲借横江孤鹤去,须凭南岳魏夫人。

每嗟相逢少,常苦离别多。行行复壮壮,往往起悲歌。古来易水上,义士有荆轲。捐躯思报恩,饮恨歌奈何。况彼儿女怀,牵缠如蔓萝。是以世间人,鬓发易番番。喜君得郡章,东归随春波。滩上严子祠,系船聊经过。其人当汉兴,富贵不可罗。足加天子腹,傲去钧於河。冬披破羊裘,夏披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花先着酒香。

半世驱驰未白头,无穷心事等闲休。生前可是门阑盛,身后宁知祸患稠。雄凤已将凰共隐,灵椿仍与桂同秋。茫茫三海连东漕,不尽重云片雁愁。

红尘两脚几时休,此度真成浪漫游。倦买夜船过钓濑,渴呼腊盏试龙游。菊前疏雨重阳信,天际孤云万里愁。昨夜江头乡国梦,已随明月度西楼。

我年七十五,木末挂残阳。纵使身未逝,亦岂能久长。尚冀林间住,与师共末光。孤云俄暂出,道俗纷苍黄。

江南雨霁彩云开,眼界空宽翠色排。蜀客踌躇还识认,子规啼月夜归来。

三月春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何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清猿冷冷鸣玉箫,三声西声高树梢。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天寒林深山石恶,行人举头双泪阁。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肠断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