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古岸轻烟外,深林夕照边。
疏篱孤径窈,茅屋数家连。
花暝流莺歇,莎平乳犊眠。
桑麻青满眼,幽思颇相牵。

作品评述

《村居》是明代诗人王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古岸轻烟外,深林夕照边。
疏篱孤径窈,茅屋数家连。
花暝流莺歇,莎平乳犊眠。
桑麻青满眼,幽思颇相牵。

中文译文:
远古的岸边轻烟飘荡,深林中夕阳的余晖映照。
稀疏的篱笆围绕着孤寂的小径,茅屋连成一片。
花儿在暮色中渐渐凋谢,流莺也停止了歌唱,莎草上的小牛安然入眠。
桑和麻的绿色充满了视野,使人陷入深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恬淡的村居景象,描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村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的开头描述了古老岸边上轻盈的烟雾,以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深林之间,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

接着,诗人描绘了村居的景象。疏篱和孤径窈窕,茅屋相连,呈现出朴素而和谐的村庄。这种简朴的建筑形式和村庄布局,反映了古代中国农村的生活风貌。

下一段描述了花儿在黄昏时渐渐凋谢,流莺停止歌唱,莎草上的小牛安然入眠。这一描写表现了农村夜晚的宁静与寂静,展示了大自然的规律和动物们的安宁。

最后一句"桑麻青满眼,幽思颇相牵",诗人以桑和麻的绿色来象征农田的丰收,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幽思颇相牵"则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生活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村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朴实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恬静的心境,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展示了明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诗词推荐

闤闠深居似林谷,缘坡手种青青玉。市声不向耳根来,蒙密中间深结屋。鹪鹩但愿巢一枝,鸾停鹄峙意何如。青云千级风在下,飞翰稳去摩天衢。

我初不作婆娑梦,子亦能知波险无。风卷潮来壮魂在,行人酾酒湿庭梧。

山翁不复见新诗,疑是河南石壁曦。海水岂容鲸饮尽,然犀何处觅琼枝。

花县平分月,冰壶不受尘。圆机皆中理,礼爱独亲仁。晚菊长留节,寒梅自作春。无家可归去,须有筑台人。

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苑墙当北斗,宫树近朝阳。

春寒渗渗越常年,桃李枝间尚悄然。数日长阴君莫叹,人人道是养花天。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

重惜夫君去,哀吟思不穷。江淮经画里,风雨笑谈中。志大长违俗,才高无近功。盖棺公论出,谁不羡豪雄。

忆昔西山亮座主,曾有虚空解讲语。唤得回头是马师,规鉴丛林照千古。上人学禅不学教,禅教初无二门户。一拳打破太虚空,知音不在频频举。

井渫得泉终必食,睽弧遇雨更须疑。毋庸伊尹要三聘,且学颜渊克四非。势去铁鞋无处觅,志亨金印有时累。梅花结子桃花发,烂漫春风醉典衣。

痴本无縚,闷宁有火。都是你、自缠自锁。高来也可。低来也可。这宇宙、何曾碍你一个。休说荣枯,强分物我。惺惺地、要须识破,渔樵不小,公侯不大。但赢取、饥餐醉来便卧。

丘壑胸中自广居,数椽茅屋小蜗庐。门罗莫谩惊乌鹊,户外曾来长者车。

花开归去客在船,人道云安有杜鹃。峡山无路续百丈,胡猕上树拊联天。

莫道睢阳覆我师,再兴唐祚匪公谁。流离颠沛义不辱,去就死生心自知。政使贺兰非长者,岂妨南八是男儿。乾坤震荡风尘晦,愁绝宗臣陷贼诗。

山蟠酒绿。天上玉盘窥醉玉。倦客秋多。秋气还如酒盏何。松风度曲。风水飘飘承我足。蕲竹龙哦。落月徘徊待我歌。

一亩山园半亩池,流年忽逮挂冠期。卖花醉叟劙红桂,种药高僧寄玉芝。午枕为儿哦旧句,晚窗留客算残棋。登庸策免多新报,老子痴顽总不知。

我爱山居好,陶然与世忘。细听泉漱玉,那羡佩鸣孬。乳燕飞閒宇,新篁出矮墙。静观机不息,天地为谁忙。

四扉大开,五云车立。霓裾娣从,凤翿童执。摇早胥来,锵洋爱集。歆我严社,西面以揖。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佩声杨柳凤池头,丝纶五色烂不收。巨鳌跳波海门黑,毡雪风砂堕阴域。翠华鞭鸾凌紫烟,天寒月照青冢边。黄金不啼玉不泣,桑岭流沙马飞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