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结实分主

削去百千重,字字括归宗。
达佛真知见,不离此心中。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结实分主》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削去百千重,字字括归宗。
达佛真知见,不离此心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深奥的修行理念。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削去繁杂的尘世纷扰,将心神聚焦在本源上的境界。他强调通过达到内心的宁静,人们能够获得佛教中的真正智慧和洞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释印肃对于内心修行的思考和体验。首句"削去百千重,字字括归宗"中,"削去百千重"意味着剥离世俗的纷扰和繁琐,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字字括归宗"则强调每一个字句都回归到修行的本源之中,表达了对于文字与修行的关联的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达佛真知见,不离此心中"则表达了通过修行能够达到佛教中的真正智慧和洞见,而这种智慧和洞见源自于内心的修行。诗人强调了修行者应当始终保持纯净的内心,将修行作为一种持久的信念和指引。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修行的境界与佛教智慧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向往。通过削减烦忧,以及专注于内心的修行,诗人呼吁读者以平静的心态去体悟佛教的真谛。这首诗词的诗意深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十夜郡城宿,苦吟身未闲。那堪西郭别,雪路问青山。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海东今日太平天。喜望龙云庆会筵。尾扇初开明黼座,画帘高卷罩祥烟。梯航交凑端门外,玉帛森罗殿陛前。妾献皇龄千万岁,封人何更祝遐年。

卷衣破晓下连城,意欲分炊往上方。僧钵饭归三篾饱,蜂房蜜合百华香。柳丝莺友调唇滑,云锦人家照眼光。应变纵横看伎俩,随身干木惯逢场。

谁分万类二仪间,禀性高卑各自然。野鹤不栖葱蒨树,流莺长喜艳阳天。李斯溷鼠心应动,庄叟泥龟意已坚。成是败非如赋命,更教何处认愚贤。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四海秋风阔,千岩暮景迟。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

襄王坐上微词客,子建车前步水妃。瞥过低鬟流盼处,争先含笑独来时。东边日下终无雨,阙上书时合有碑。肠断吴王烟水国,扁舟何日逐鸱夷。

暮上高楼听村笛,清风寥寥吹泽国。苍山莽野百战地,美木阴林四时色。浩荡坤乾万里中,风光尽属渔樵客。

廷尉已执天下平,更出一节令循行。时清断狱岁在减,小臣何功君圣明。纸窗风破夜自语,瓦沟雨来寒有声。官閒无事但宴坐,满室惟对书纵横。

新知剑外朱兼阮,旧侣江边白与张。去国杜翁为客久,传诗韩老遇春忙。一年喜竞清明日,千里归从战伐场。山寺雪消云已暖,湖亭冰尽水生光。半生几见逢三雅,此举无辞略百觞。莫负高名兴苦叹,静中阅尽喜难忘。

雨气入古屋,薄帷生夜清。想君拥鼻坐,端学苦吟生。泥深欺我马,归卧日半楹。浩然有奇想,非子定谁评。

清晨风日辟群阴,一纸三熏上帝临。或者贪功频滑手,毅然奋笔特诛心。冤辞赖有由言折,圣世难施汉法沉。此举岂谋身祸福,祗怜无罪挚南音。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远梦归华顶,扁舟背岳阳。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身心无别念,馀习在诗章。

惜别梅花雨,来归荔子秋。江帆成昨梦,云峤忽重游。共喜身长健,宁论客久愁。殷勤老居士,更为宝峰留。

三辰明润琁玑运,四气均调玉烛光。共喜新年献椒酒,惟将万寿祝君不。

贪是儒家事,谁贫奉直如。也无一瓢饮,劣有半床书。妇妇能攻苦,卿卿不负渠。竟令鸿与侃,相继大吾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