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觏的《次韵答陈殿丞见寄》
拼音和注音
diān dǎo jiāng hú èr shí chūn , gàn shí de shì wàng yōng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二十:20,是19与21之间的自然数。也可以写作+20。20是一个阿拉伯数字,是偶数,合数。中国汉语写作二十或者廿。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颠倒:(动)①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这一面应该朝上,别放~了。②使颠倒:~黑白。[反]澄清。③错乱:神魂~。[反]正常。
庸人:(名)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原诗
颠倒江湖二十春,干时的是妄庸人。
先容不肯收蟠木,高足无从得要津。
众与善名酬苦志,莫将吟味养閒身。
食田饮井知谁力,下有骄儿上有亲。